在各类民国片中,凡是出现上海滩的片段,大抵离不了“永安百货”这一商场作为背景。
时转星移,当初的“永安百货”早已成为零售业的一段陈年往事。
网购的普及,令百货公司成为直接被冲击到的行业,随后包括百货公司在内的不少零售公司先后被互联网巨头纳入麾下。比如,阿里与银泰、京东与永辉。
互联网购物站上风口的同时,此起彼落,百货行业算是近年来被频繁唱空的行业之一了。
面临互联网巨头的围剿,百货公司近年来则处在不断“转型”时期。
物极必反,当线上流量越来越贵,富矿已经被互联网巨头接近开采完毕之后,线下零售业资产的性价比开始提升。
更重要的是,经过多年下滑之后,很多实体零售,尤其是百货业的估值水平已经很低——当然,这里说的不是大A股,而是港股。
股价持续下跌,挤干了利润表上的水分,股价甚至大幅破净,已经引来业外资本的频繁出手。身在其中的零售业大佬们当然也清楚自家价值,不甘心在低位被狙击,甚至频繁出手回购或者增持自家的股份。
尤其是对于拥有庞大自有物业的香港百货股,这种动作并不是仅仅用利润触底回升就能解释的,比利润触底更重要的是,长在土地上的资产——已经跌破账面净资产的商业地产,这些地产甚至没有被重估过,还是以若干年前的成本价入账。准确的说是低于当年的成本价入账,因为已经计提了不少的折旧。
守住阵地,就守住了最后的堡垒。
下面,我们以近期发布业绩增长公告的华地国际(1700.HK)入手,看看百货行业的最新动态。
四年来利润首现增长 经营溢利率终见底?
港股不少公司,光听名字很难知道公司主业是什么,华地国际就是这样。
不过,如果说到八佰伴,就不会感到陌生了。八佰伴是源自日本的百货品牌,但在1997年亚洲金融(4.67, 0.02, 0.43%)危机中申请破产,目前国内的八佰伴均在后来被转让易手。
2006年,华地国际收购了无锡八佰伴,开始进军二线城市。2010年登陆港股,目前持有无锡八佰伴、南通八佰伴等19间百货商场及60间超市,经营主战场就在江苏。
华地国际主要有百货店和超市这两项业务,长期以来,来自百货店的销售额占比在74%左右,而百货店贡献的经营溢利占比则从2010年的74%提升至2017年的90%。
根据业绩公告,2017年华地国际录得收入44.44亿元,同比增长5.99%,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4.6%。
2017年是华地国际自2014年以来首次获得利润的增长,此前利润已连续三年下滑。这也是近几年国内百货零售业的整体盈利局面。
华地国际2017年百货业务的经营溢利率7.6%,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而此前,其经营溢利率从2014年的10%一路下滑至2016年的7.5%。
利润停止下滑的一大原因在于,百货销售额的提升。
同店销售集体增长 百货行业触底回升?
2017年,华地国际的销售额为111.88亿元,同比增长2.7%,为连续第二年正增长。但是,衡量百货公司等零售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更常用的是同店销售增长这一指标。
同店销售,一般指的是开业一年以上的门店,即成熟店的销售情况。
华地国际贡献利润大头的百货业务同店销售同比增速在2017年迎来久违的正增长,同比增速为0.4%。
共2页 [1] [2] 下一页
商务部发百货业报告 行业四大特点值得关注
见证百货业30年兴衰 梅西CFO离职
百货业绩回暖 王府井2017年营收增长11.09%
百货业回暖期呈现三大趋势 转变经营模式困难重重
百货业加快业态升级与转型 以新模式赢得发展
搜索更多: 百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