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便利店的发展在2017年进入“真正的春天”。强调“真正”,是与此前的“风口”之说相异。“风口”之说始于五年前的2012年,国内便利店销售额以两位数增长,连续三年增幅超过百货、超市、大型超市等所有其它实体零售业态。
这股“风起”有两个关键词:O2O和互联网+。包括BAT(阿里、百度、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与便利店尝试O2O业务,支付宝、微信支付在便利店推行手机支付,爱鲜蜂、本来生活等互联网公司的“网订店取”,其目的主要是希望用互联网的模式“挖掉”一块线下终端渠道,并非投资传统的便利店业务。到2017年,中国的便利店真正站上资本的“风口”,投资和增长贯穿全年。上半年,表现为传统便利店展店的集中放量。下半年,则是无人值守便利店及智能便利店面世的井喷。3月,斑马资本3亿美金投资便利蜂,京东号称5年内开100万家便利店(到年中改称接入京东系统100万家夫妻店),两桩跨界投资案开启了“便利店年”的序幕。此后,阿里巴巴旗下零售通在下半年接踵而至,宣布到2018年3月底要改造1万家天猫小店加盟店,并大举进军线下小店。
在外资便利店以超过30%的增速展店,本土便利店“舍命狂奔”巩固区域网点的同时,2017年的便利店市场还有一股发展力量,这就是传统商超、百货企业向便利店市场进军。
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以武汉中百集团、南京中央商场集团、北京超市发等和日本罗森便利店,王府井集团和河南爱便利公司等,都是借传统商超、百货店自身资金量和本地市场先发布局的优势,以战略合作形式联手拓展便利店新业态。
第二类是以永辉生活店、easy家乐福、正大优鲜等为代表的商超大卖场企业,依托自身生鲜超市的优势,探索“+生鲜”的社区生鲜便利店或超市型便利店。
第三类是为整合夫妻小店、提升供货黏性,以B2B业务介入便利店,例如苏宁云商推出整合夫妻小店的“苏宁小店”;步步高在湖南发展汇米巴便利店;大润发e路发则以门店做发货仓推飞牛便利店等等。
到2017年下半年,无人零售概念带动的无人便利店、智能便利店、办公室无人值守货架(柜),一并爆发,令人目不暇接。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借在大润发、欧尚的“测试”一炮而红,后续小麦智能便利店、TakeGo、F5未来商店等相继爆出过亿的融资额,猩便利获得近5亿元融资、简24无人智能便利店创业四月获3000万元融资,无人零售概念将无人便利店的风吹至高点,甚至在二、三线城市,各种无人便利店盒子开始出现在街头巷尾与办公楼集中地区。整个下半年,无人便利店品牌数量和融资额记录不断刷新。
另一个热风口的则是门槛更低的办公室无人值守货架(柜),出现许多新品牌,并有百果园、易果生鲜、娃哈哈等“大玩家”成为这些终端新零售的上游合作伙伴。但从目前来看,业界对无人便利店发展前景存在分歧,有人坚定看好此项技术对零售业成本降低和体验重构的作用,也有人质疑,认为无人零售的“死结短板”在人性化服务,完全的无人零售并不可行。
专家认为,2017年便利店“风”起于两个来源:一个是大型零售企业及各方资本进军便利店,另一个是由于诸多互联网便利店的诞生。进入新世纪以来,便利店大部分时间是作为大卖场的补充业态存在的,而在互联网替代大卖场成为“一站式购物”目的地后,便利店因其便利属性,离消费者更近,能满足消费者“就近购买”需求,以及可作为网购提货和送货点展露出“不可被替代”的价值。
专家认为,便利店业态优势明显,可以与大部分零售业态竞争,可以开展餐饮业务,也可以卖生鲜,还可以做增值业务。离消费者距离最近的便利店,理论上可以就近“截流”消费者的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需求。而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便利店年轻一代主力消费人群的崛起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政策对社区商业便利配套的支持,都给了便利店强势“起飞”的条件。
便利店在中国有较大市场空间,并可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内迎来黄金发展期。 共2页 [1] [2] 下一页 万福客进口食品便利店加盟制胜法宝--专注二十年打造供应链强者 便利店和外卖越来越火 “买买买”隐藏经济增长密码 新零售鼻祖:这三家日系便利店告诉你精细化运营的秘密 日本便利店参与共享经济 罗森开展钥匙代收服务 全时便利店杨波:什么是便利店的未来信条? 搜索更多: 便利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