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除了月饼券之外,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健身房的会员卡。
如果我们去分析一下当下城市中健身房的盈利模式,就会发现,不少健身房赚的钱,靠的不是那些常来健身房锻炼的人,而是那些“不来健身”的人。
当你在健身卡销售员“买一年会员送一年”之类的优惠激励下付费之后,头一个月还趁着劲头偶尔去跑个步,接下来的两年,你去健身房的次数,不到10次,这张卡就放在房间的某个角落里吃灰了。
小编给自家楼下的健身房算一笔账:
算上所有的场地、设备、人力、推广成本,一年大概要卖出500-700张年卡才可以达到盈亏平衡。按照500张卡的下限计算,假设一个年费会员一周来两次健身房,那么一个健身房一天就需要接待150-200人次的会员,显然已经超过了健身房的负载。
根据小编的观察和与健身教练的沟通,健身房每天的锻炼人次,平均大概只有二三十人。这意味着,绝大部分的人,在这一类预付消费中存在浪费。
月饼券和健身卡都是单一用途预付卡,供给过量、消费存在天然限制。如果我们在消费的时候不想产生那么多的浪费,那么这几条建议或许可以参考:
第一,把它转变成为完成消费的需求更稳定的商品。
理发店的理发卡、商场和超市的购物卡、手机话费都是预付的消费,但浪费情况要少很多,因为理发、超市购物、电话费的消费都是稳定而持续的。如果你办了健身卡不常去健身房,那么可以转向健身房的私教课程,有外力推动时,成本相应更高,但完成率比健身卡要高很多,减少浪费。
第二,增加其中的情感属性。
比如企业过往在中秋节发月饼券,现在可以转为发“定制月饼”,直接向员工发实物,把企业LOGO打在包装甚至月饼上。
第三,为这种商品寻找一个相对成熟的流通退出渠道。就像月饼用月饼券的方式,增加流通性,提前把吃不掉的月饼先处理掉,免得浪费。
这样一说,我们家里的月饼应该怎么办呢?大概,只有吃掉了吧。
(来源:吴晓波频道 巴九灵) 共2页 上一页 [1] [2] “月饼大数据”相继发布 五仁月饼稳居销量之冠 消费升级倒逼月饼企业转型 月饼价格和包装瘦身 香港月饼在内地大热:深圳水货客成月饼搬运工 一盒中秋月饼背后:藏着马云的口味和刘强东的审美 月饼江湖:网红拼颜值新式玩花样老字号走内功 搜索更多: 月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