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在中国的发展,正在借助技术革命与消费升级的东风,不断挑战人们以往的认知。零售业的变局深刻影响着从生产到销售的供应链每一个节点,源自终端互联网电商的自上而下的变革,也使得商业社会的齿轮重新绞合,拥有了进一步前行的动力。
互联网巨头们早已经不满足于线上之争。渠道之战正在从下游溯源而上,乃至覆盖整条供应链。比如京东推出了“京东之家”主打线下市场,比如阿里、苏宁等纷纷入局无人便利店,比如人工智能技术已经率先在物流配送领域开始探索应用……
究竟零售业之变,会带领我们走向何方?
对于消费者来说,又将会进入怎样一个全新的消费时代?
在中国,创新已经不再是一个企业发展中的可选项,而是制胜市场的必选项。“2017尼尔森卓越创新奖”日前在上海揭晓,来自零食、饮料、日用品等品类的15个新产品因在中国市场的出色表现,获得了该奖项。
对于尼尔森来说,判断产品是否创新成功,包括了上市前和上市后的两个分析阶段。在上市之前,我们主要从策略、消费者接受程度和销量的潜力这三个维度来预测与判断这个新品上市后获得市场认可的可能性。
根据最新的尼尔森创新调研报告,65%的快消品行业增长来自于新品发布的驱动。在过去三年中,刚上市的新产品在快消品销售额的权重更是达到了22%,并有着217%的强劲增长势头。同时与国外其他市场相比,中国消费者对于“创新”有着更高的需求——72%的中国消费者表示他们在每次购物时都会寻找新产品,此数值全球平均仅为57%,而年轻消费者对创新产品有着更高的消费意愿。
是什么导致了中国的独特创新需求?我在中国七年,这里的消费者早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使用需求,而希望拥有更新的产品体验。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拥有媒体属性的网络平台越来越多,社交媒体的无处不在也深刻地影响当下的消费模式,来自微信朋友圈和数字媒体的信息促使消费者更愿意尝试新的产品。
重估线下零售价值
在此前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与固有观念存在些许差异的情况。
目前中国市场除了线上购物模式的迅速发展,线下零售的变化也不容小觑。比如说便利店的消费在迅速增长,母婴店和护理店也在线下扩张。在这些线下的消费渠道拓宽后,消费者也有了更多机会见到新的产品,快速了解新产品的好处。同时,尝试新产品的途径也随处可见,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需求也就自然提升了。
然而,创新产品的推陈出新并不代表其能够真正的刺激消费,而将消费者与新品距离的拉近也并不意味着这产品能够被市场接受。如何让消费者迈出关键一步,由“愿意尝试”到“真正购买”才是很多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回答,在我的理解中,我觉得一个新产品需要做到一下三点。第一,创新产品需要更加贴合消费者需求,这是前提。第二,除了贴合需求,我们还应与消费者进行真正的触碰,让他们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自己的消费感受。最后一点,就是包装上的创新。以奶制品为例,比如有的厂商就在其牛奶包装盒上附有二维码,消费者可以通过扫二维码了解牛奶的生产供应链全过程,从而打消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顾虑,这正是牛奶行业消费的关键所在。
目前市场上对新品的定义很宽泛,有不少产品仅仅是更换了包装规格,或者新的口味,我们并不觉得它是一个真正的创新。一个产品是否拥有一个新的创新点或者提供给消费者独特的功能益处,这才是我们衡量的标准。 共2页 [1] [2] 下一页 车企加码布局西部市场 8月零售市场加快回暖 京东超市进攻手段简单粗暴 如何拯救零售市场的乱? 鸡蛋价格再次步入上行通道 零售市场一天一个价 2017-2019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东芝向零售市场推出采用64层3D闪存的SATA固态硬盘 搜索更多: 零售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