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从2007年起,沈阳市集中商业的新增供应量平均每年以60.13万平的速度向上增长。截至2016年,沈阳集中式商业存量已经近乎800万平。而以城市的人口结构及消费能力来看,沈阳商业地产的体量已经超出一定的合理范围。
2007-2017沈阳历年集中商业增量、存量图
与此同时,从2011年开始,沈阳集中式商业新增供应量逐渐放缓,2016年甚至出现“零”增量。2017年,目前仅有太原街玖伍文化城开业运营,而原计划开业的K11前不久正式对外宣布暂缓开业,这一切都似乎在说明一件事情——沈阳商业地产由“增量”进入到“存量”时代。
存量商业的激活是大势所需
沈阳商业地产的发展曾经历过一段粗放式的集中增长阶段——购物中心大量涌入,开发商纷纷在沈拿地、投资。从高端奢侈品百货卓展,到中国最大的商业地产发展商万达,再到城市综合体开发者华润,恒隆、中粮、嘉里、茂业、乐天、新世界等。无疑,知名商业地产商的进驻为城市的商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与动力,但却也让沈阳的商业体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
然而,受限于老工业基地机制性和产业结构问题的影响,近些年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人口增长乏力,消费需求远不及一线城市以及服务业、创新业务发达的二线城市。加之随着消费者从对品牌的盲目忠诚、对物质的占有逐渐转变为对自我价值的探索、对精神的追求,大体量、固守传统模式、以零售为主的百货、购物中心纷纷陷入了客流少、资金持续亏损尴尬的境地。对此,商业项目或选择“闭店”,或选择应对市场变化、积极调整,以新姿态再度入市。
今年3月,位于市府大路的萃兮华都百货在历时6个月的定位及业态调整后重新营业;9月,经印力收购及改造后的印象城也会与消费者见面。不可否认,在新增商业逐年减少的态势下,存量商业的激活、更新与升级将是未来沈阳商业地产发展的趋势。那么基于此,百货应该如何调整业态、塑造空间摆脱单一乏味的问题;购物中心又应该在加强体验感外,把自己变得更具魅力,不再千篇一律呢?
新思维、多渠道激活存量商业
当一味的追求“增量”不再可取,如何激活存量商业,让其最终为城市发展所用,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革新思维观念,打破传统创新制胜市场
商业市场因人而变,当人的需求从对物的简单占有,变成对情感的共鸣、个性化的探索,商业运营者也需要革新思维观念,打破传统的开发思维,以独具匠心的运营理念时刻给消费者以新鲜感。从被动的应对市场挑战,到主动的引领市场变化。
相比其他综合体开发商而言,中粮大悦城是最早开始“商业创新”的。2012年,北京朝阳大悦城最先去百货化,将主力店“永旺百货”调整出局,而这在当时的北京尚属先例。为了一改过去购物中心的神秘基调,从根本上和人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大悦城在产品上进行创新,独创一系列文艺街区,从天津大悦城的“骑鹅公社”到朝阳大悦城的“悦界”再到沈阳大悦城的“4?”……而当其他商业项目纷纷效仿大悦城开始建造零售、餐饮、体验等业态混合的街区时,朝阳大悦城又在今年5月开了一个纯粹的餐饮业态空间——“拾间”,引进独具匠心的餐饮品牌,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如同专属一般的定制美食。通过将空间环境情景化、空间美学的组合化,引发消费者在情感的共鸣度,潜移默化的占领了消费者的时间,从而提升了商业的收益。 共2页 [1] [2] 下一页 沈阳商业地产销量大幅攀升 同比上涨高达42% 沈阳商业地产趋向过剩 9年1.9万亩商业用地挂牌出让 沈阳商业地产“大跃进”式发展 规划布局合理性被质疑 专家:尊重市场 沈阳商业地产还有机会 沈阳商业地产:“高大上” 透支未来10年空间 搜索更多: 沈阳商业地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