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VS快餐店:做餐饮有何不同?
当便利店摆起餐桌,提供堂食的环境,它和快餐店有何不同?
城市里很多便利店 24 小时营业,它像是一个微型的商超,覆盖顾客所有的就餐场景: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甚至夜宵。

扎啤、烧烤、长桌、落地窗,这是一家便利店
便利店的餐品有一个特点——耐放。不论是在保鲜柜里的冷面、三明治还是在柜台边的热菜热饭。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多数便利店的快餐中都有这几道菜品:麻辣香锅,西红柿炒鸡蛋,宫保鸡丁,而很少有青菜。即使进行产品迭代,也很难突破这个限制。
餐品方面,快餐店可以为顾客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
便利店做餐饮还有一个特点,便利+价格实惠。

便利蜂的线上菜单,点 2 个菜平均不到 20 元
餐饮企业如何应对便利店这个对手?
便利店遭遇的营收瓶颈,快餐店同样在面临。
在我看来,便利店做渠道,在渠道里卖更多的产品赚钱,而餐饮是做产品,把产品通过更多种渠道卖掉赚钱。
掌柜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产品更好地流通?
门店思路: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服务更多顾客
门店的空间、供给能力、进店人数有上限,意味着盈利能力有上限。很多人看到了这点,于是把盈利寄托在不断开店上,而不去看是否充分开发了单店的产能。
同样做快餐,别人家每天的翻台达 20 多次,月平效 5000 多元,你呢?
回到门店,通过优化后厨动线,餐品制作流程,顾客就餐流程等提高效率,带动收入的增加。
渠道思路:增加服务半径圈顾客
一家快餐店通常覆盖半径只有 1 公里,而外卖可以覆盖半径至少 3 公里。这意味着,外卖让快餐店有机会覆盖原来 9 倍面积中的目标顾客。
海盗虾饭主打小龙虾盖饭,去年卖出 100 万份。目前 7 家门店每天的总单量达 3500-4000 份,外卖占比 60%。
对快餐店而言,月平效 4000 元已经算优秀,不做外卖很难突破这个瓶颈。而海盗虾饭靠着“门店+外卖”双渠道模式,月平效高达 6000-7000 元。
零售思路:让顾客随时随地都能买到你
不论是堂食还是外卖,在拉动营收方面,很大程度受限于服务半径。而零售化,打破了这种限制。

如何在门店不多的情况下先让产品走出去?
有饭是一家西餐素食餐厅。虽然只有 6 家门店,却能辐射全国百万用户。他们做了一款名为大 Cookie 的产品,在淘宝,下厨房等多个电商渠道售卖。创下了单月 100 万元营业额的峰值。
当一个品牌可以满足用户多场景的需求时,自然更容易被用户想起,更容易实现堂食、外卖、电商之间的转化。
面对便利店摆餐桌、送外卖、抢生意,掌柜们要做的不是粗暴地在餐厅里划出一片区域开便利店,而是探索适合自己的方式,结合线上和线下流量,用更低的成本把产品卖到更多的目标顾客手中。
(来源:掌柜攻略mp 作者:希凌) 共2页 上一页 [1] [2] 商超、便利店夹击下生意仍不错 杂货铺有何经营之道? 便利店借力新零售风口的冷思考 便利店连锁品牌加速占领北京市场 改变悄悄发生 本土便利店:鲜食与自有品牌商品是方向? 2016年连锁百强超市增速仅便利店一成 搜索更多: 便利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