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轻“研发”重“营销”仍然是多数化妆品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在零售领域,“重销售”轻“店铺体验”也很常见。在“中国品牌日”被热议的当下,零售商有哪些新思考?
2011年,化妆品报年会就曾以“品牌·文化·生命力”为主题,在业内强调打造品牌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随着国务院正式设立“中国品牌日”,零售领域也开始意识到打造金字招牌的战略意义。
重营销、轻研发 多数国货品牌终端“槽点”多
资深品牌营销专家、美共体创始人张兵武提出了自己对化妆品“中国品牌”的理解:“品牌应该包含两方面,一是以品牌定位及包装为核心的对外文化,重在与消费者间的联系;二是品牌的产品力,即产品质量是否安全t过硬。”然而,从《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从走访市场的情况来看,目前化妆品专营店店主对于国货品牌显得不够满意。整体看,超八成的化妆品店都在销售国货化妆品,但从品牌的高度上看,仅少部分品牌能获得正面评价。品牌定位和内涵、产品品质、产品性价比都成为店主口中的“槽点”。
在品牌的综合打造方面,中国化妆品企业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直观看,化妆品品牌文化建设不足体现在品牌的事件性公关活动做得不理想,一些品牌只是用粗俗的字眼来吸引消费者眼球,极少有像自然堂与中国国家跳水队合作这样好的公关案例。”在张兵武看来,“好的品牌建设更能够沉淀品牌。”
另外,就目前化妆品行业整体环境上看,品牌企业大都重营销,轻研发。某不愿实名的品牌工程师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企业做出好的产品,在研发上的投入应该至少要达到3%以上,按照中国企业的发展阶段,应该远高于这个比例,但事实是,目前很多品牌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并不多,更多的是依赖OEM、ODM厂商。“没有技术做品牌支撑,仅靠营销来宣传品牌是虚弱的。”该工程师强调。
近几年整体经济大环境不好,化妆品在零售终端的表现情况也遇到了瓶颈,部分化妆品品牌引以为傲的营销政策也开始玩不转。“究其根本,消费者已不再像十年前好忽悠,缺乏品牌力、附加值不足的品牌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危机。”某百强专营店店主向《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直言,目前店里化妆品品牌可供选择的非常多,品牌之间的竞争极度白热化。单纯依靠一味的打折促销,品牌已难以吸引消费者。
“几乎每一个国货品牌都面临空前的销售压力,急需更强的品牌力作为竞争的引擎。”上述店主认为,目前很少有国货品牌在终端不打折,且折扣力度已几近抄底价,长期的折扣策略难免让消费者对品牌形象的认知也跟着打折。 共2页 [1] [2] 下一页 人肉代购将被限制,进口化妆品有望降价 揭秘网红化妆品:低价创造超百万销量 质量无保证 内地进口化妆品价格有望看齐香港 审批改备案试点启动 新政策试行 内地进口化妆品价格有望看齐香港 化妆品线下销售首次出现“双降” 渠道格局生变 搜索更多: 化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