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便利店“表面风光,内心彷徨”
哐哐哐……
这样的新店装修声音让老顾头疼不已。这几年,他辗转将店面从租金高昂的繁华闹区迁至近郊的居民区,都与这样的声音有关。此次的“哐哐哐”声是一铺之隔的商铺正赶着装修,看着门面挂着“鲜果蔬”的Logo,他不由感叹,“生意又难做了”。
原来,他每次搬迁的原因除了租金之虑外,还与周边竞争环境有关。没想到在这里开张不足3年,又有了5个“对手”,加上即将开业的这家新店,不足千米的一条街已经布局11家便利店,而且还有“后台”较硬的连锁店。
近些年,便利店遍地开花,在人口密度大的居民区更似“围城”。大家都瞄准了便利店这块蛋糕,但“味道”究竟如何?日前,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老顾的“吐槽”
咬牙硬撑,15%毛利难抵高额成本
“今日不同往昔,能在便利店上赚钱很不容易。”老顾感叹道,“要不是店里压着近50万元的货,真是不想撑下去了。”但很多消费者会觉得老顾是无病呻吟,因为每天在他店里买东西的人络绎不绝,甚至还需要排队付账。
“这是外行人的看法。”老顾说,便利店一般选在成本较高的黄金地段,或是新入住的居民小区,而新小区往往入住率不高,所以新店前两年是完全亏损的。“便利店做的是小本生意,一般一单生意也就十几元。而毛利只有15%左右,除去租金、人工、物业、水电等费用,还得考虑过期食品、不新鲜果蔬等损耗费,最后能挣到手里的所剩无几。”
“像我家店,营业时间从早7点到晚11点,需要两班人来回倒班,所以至少需要5名员工,按照现在的劳务工资,低于3000元很少有人做。”老顾说,“便利店最畅销的就是馒头、油盐酱醋这些,一袋也赚不了几毛钱。像内衣、护肤品、洗发水这些一周也卖不出一件,但没有的话,顾客根本不在店里停留,别的东西更卖不动。”
同时,记者发现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在繁华街区和居民区附近,便利店遍地开花,有的小区入口两侧甚至是“一步一店”。这样密集化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让老顾这样的便利店主“难上加难”。但至于“邻居”会抢走多少生意,老顾已无心计算,“唉,表面风光,大家都在硬撑。”
老顾的账本
平均收入:
毛利—销售额平均每天8000元,毛利15%,即1200元/天
固定支出:
租金—店面150平方米,租金3元/平方米·天,即450元/天
员工—从采购、销售到记账共5名,工资3000元/月,即500元/天
水、电、物业、产品损耗以及税费等—暂不计算
净利润:
1200元/天-(450元/天+500元/天)=250元/天
老顾面临“瓶颈”
鲜果蔬不“鲜”,难敌商超和菜市场
经营这档营生十余载的老顾,对于便利店的弊端已是了如指掌。
首先是价格。“价格并不是便利店的优势。”老顾直言,因为营业规模、进货渠道等原因,商品价格往往会高于大超市。据此,记者挑选几种便利店的畅销品,与800米外的商超和500米外的社区菜市场对比发现,同品牌同规格商品,便利店的价格要高出近两成甚至更多。
其次是新鲜度,新鲜食品之于便利店,是拉客流利器,毛利率也相当可观,在45%左右。但让老顾头疼的是,店面所售果蔬的新鲜度远远赶不上客流不断的农贸市场。“即使是从批发市场进货来卖,加上人工和租金,成本也远高于农贸市场。并且果蔬经营是个细活,如果管理不好,损耗高达三四成。” 共2页 [1] [2] 下一页 7-11便利店进军浙江 杭州首店将于近期开业 国内掀起便利店热潮 他们的优势在那里? 日本7-11便利店首次配备“诺亚方舟”防海啸 超市接连关门 电商过后便利店会彻底取代超市吗? 南昌一便利店女老板卖假烟牟利6万 获刑6个月 搜索更多: 便利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