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统领中国便利店江湖,拼的不只是钱,更是“打开方式”
一个问题,中国的便利店江湖为何突然沸腾了?
这应从条件与环境两个维度去分析。其一,便利店是实体商业最后的“净土”。中国在2004年加入WTO后,在百货、超市、3C店等业态领域,都出现了寡头竞争。唯独在便利店等部分业态,至今未出现全国性的市场霸主。这与早年间中外零售资本疯狂角逐大卖场的价值取向有关。
其二,在传统零售业态体系中,便利店是综合驾驭成本最高的业态。不同于大卖场由供应商集中配货到店,便利店运营商在一天中为数十家门店配货,就是极高的物流硬件与技术门槛。在全球零售业,人均年收入3000美元以上的城市是便利店的生存起点,但如今在郑州,真正意义上的24小时便利店却是凤毛麟角。即便是7-11、全家、罗森、喜士多、联华快客、好德、华润苏果等品牌,也是在华南、华东市场深耕,在北方地区表现出诸多水土不服。
综上所述,最后的“净土”+最强技术条件,决定了中国便利店领域的王者缺位。
风向陡转。2013年后,家乐福放缓大卖场投资、拓展“易家福”,麦德龙在上海投放“合麦家”,顺丰速递炮制了令人费解的“嘿客”,都是该阶段的典型性事件。如红杉资本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每天都有3家新的便利店开业,行业高增长速度前所未有爆发。
另需看到,刺激便利店投资迅速增长的诱因,其实多源于同期国内网购消费的爆发式增长,由此对大卖场、百货店、3C店的商业模式、利润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冲击。于是,选择利润相对较高、竞争较平缓的便利店领域,即成了零售业为数不多的可选项之一。
事实上,进入2015年后,站在“风口”的电商们日子也不好过。这不仅是城市市场的网购消费增速趋于放缓,开发农村市场新增用户与消费额是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更重要的是,电商阵营的内部竞争一直在持续,需要向资本市场不断提交优质成绩单。
那么,电商染指便利店的利益动机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扩大用户群、提升消费黏度。当常规类网购规模性增长出现瓶颈,即需转战到即时性消费市场,开发顾客的全维度消费行为。便利店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线上、线下联动引流,实现大数据的深度挖掘。
“瓦解尴尬”终归要靠销量说话,O2O型便利店成了电商群体刺激消费、争夺供应商资源的重点突破口,也就顺理成章。
这似乎又是一场抢人、抢钱、抢地盘的游戏。但问题是,众多投资商是否真的找好了打开方式。
如苏宁的直营模式,每铺设一家便利店所需的地面人力、选址、物业、物流等综合成本,或并不比3C家电卖场轻松。一旦门店数量规模扩大,它的管理成本将几何式上升。
如京东的特许加盟模式,虽选择了轻资产运营,却将面临百万“夫妻店”带来的管控挑战,这比直营店管理难度更大。
(来源:大河报 记者:杨霄文 白周峰) 共2页 上一页 [1] [2] 加速扩张 便利店是实体零售的救命稻草? 美国便利店重视食品业务 成连锁快餐的对手 王府井一季度营收上升10.94% 加码便利店发展 厦门美宜佳便利店连收3张百元假币 或为团伙流窜作案 台湾便利店卖奶茶,这是要跟茶饮店抢生意? 搜索更多: 便利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