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人们总想住得离24小时便利店更近一些,因为在任何时候,饿了,它是你一个人的食堂;倦了,它给你提供免费桌椅和茶水;孤独了,它甚至还能帮你跟暗恋的人捎个话……
今年以来,“新零售”一词火爆,顺势也带火了便利店。在线下零售增速放缓、甚至减速的当下,便利店却并不低调地逆势上扬。毫不夸张地说,在杭城,转角就能遇见便利店。
线下零售增速放缓
杭城便利店生意蛮好
平时你若留意一下杭城朝晖路一带就会发现,那里真是一个神奇所在,从上塘高架到建国北路,不过800米的路,步行时间不超过15分钟,就聚集了两家大超市,不仅和平相处多年,周边的便利店更是风生水起。800米的路上“全家”便利店就开了3家,且不说还有“喜士多”、主打生鲜店的“大希地”以及各种夫妻小店。
许多人觉得,如今便利店里的食品越来越好吃了。中午饭点,便当最俏,上班族们不想吃食堂或者没有食堂的,一个便当就能轻松解决;下午,学生大军来了,虽然他们消费能力有限,也会买点小零食填填肚子。就拿吃的来说,记者粗略统计发现,在便利店填饱肚子,能让你一个月不重样。米饭、面、寿司、三明治、水饺、馄饨、披萨……主食的选择已超过20种,此外,蔬菜沙拉、水果、蛋豆腐、布丁、蛋糕、汤,也有十几种选择。这几年,就连经营成本很高的鲜食食品,也开始逐渐进入杭州多数便利店。
午休时间,当你走进便利店,吃完盒饭,喝杯咖啡时,在一旁的大屏上点点手指,下单购买一瓶澳大利亚的绵羊油,下班回到家,就能在小区门口的快递柜里拿走。新零售时代的海淘,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为了在竞争圈中突围,便利店业主们使出浑身解数各施其招,用各种贴心服务黏住顾客。手机充值、充电、代收快递、缴纳违章罚款……这些只能算“基础服务”了。
选地段,看人气,早在2014年,“VanGo”“全家”“罗森”“可的”“喜士多”等各大便利店就已开始在杭州跑马圈地。两年过去,虽然线下零售的日子越来越艰难,可便利店市场依旧火热,可谓逆势上扬。老牌便利店品牌“快客”这两年扩张非常迅速。2015年,“快客”在杭州的门店还不到100家,2016年已接近170家。而具有温州资本做后盾的浙江本土品牌“十足”在杭州的门店也有50家左右,最近刚开出10家新店。“百米就能遇见一家便利店”已然是杭城街头一道别样的风景。
据2016“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显示,在全部36个样本城市中,杭州市便利店发展总排名为第20位,便利店的饱和度排名第10,即每4350人便拥有一家便利店。用白热化来形容便利店竞争的激烈程度显然也并不为过。
伴随品牌便利店的强势扩张,伴随外资便利店布局杭州的加速推进,谁也不能否认,便利店已不仅仅是一个“杂货铺”。差异化竞争,显然成为便利店在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所以各大便利店都在积极求变。
谁能精准售卖服务
就能赢得市场话语权
小小便利店突然站在“风口”上,与近年来一些消费现象发生变化有关,人们不再满足于商品消费,还要体现出服务、品质升级,甚至“碎片化”时间消费需求。记者曾问一位女邻居为何喜欢去“全家”消费而不去价格更便宜的大型超市?她说:“便利店里有便当、零食、杂志、现磨咖啡,还能在店里坐着吃喝,陪儿子上兴趣班时消磨时间最好了。”
事实上,便利店算是一种生命力较顽强的零售业态,它们的门面看起来不起眼,却在繁忙的都市中赢得一席之位。资本的嗅觉最是灵敏,这两年云淡风轻过后,“狼”还是来了:大到圆通、京东这样的“大鳄”纷纷进军这个行业——4月10日,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表示,未来五年,京东将在全国开设超过100万家京东便利店,其中一半在农村。除了线上电商,不少快递企业也开了自己的线下实体店,如顺丰优选、圆通妈妈店、韵达太阳便利店、申通巨贤百味以及百世邻里……
2016年,胡晓波和另外30多个从阿里走出来的小伙伴,做了一家名为“每天惠”的24小时便利店,在杭州文二西路桂花城旁,一家全新装修的“每天惠”智能便利店开业后,引起了过往行人的注意。和大多数便利店不同的是,它的门店面积更大,分一二两层,面积超过100平方米。该店除主打日用生活品、海淘零食、网红食品以外,还提供一系列特色免费服务。 共2页 [1] [2] 下一页 罗森与张家港百信合作的首批5家便利店开业 中央商场与罗森签订合同 抢占南京便利店市场 日本便利店引入无人收银 2016福建便利店十强:1年新增736家店 见福第一 武汉“十三五”期间将增千家24小时便利店 搜索更多: 便利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