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0家做体育的,项目丰富也吸引了不少人,”作为最早入驻的培训机构之一,钛棒球创始人朱鹤表示,较高的获客率和人流量是他较为看好的,12元的租金虽然高,但他也表示对盈利充满信心。
“中国的运动消费正在加速升级,从过去以体育用品为主导的消费,逐步转化为高体验、高参与的场景消费,”在与索福德体育的合作中,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表示。
体育会成为商业地产的核心吗?
以借助体育力量转型的万达为例,王健林在2016年初的万达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明确指标:地产销售目标从1600亿下调到1000亿,降幅近40%,而在今年的年会上王健林提及,万达2016年的营收为2549.8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儿童娱乐增长137.8%,旅游产业增长37.1%,电影产业增长31.4%,体育产业也有9%的增长。
但像万达这样由地产企业顺利转型至第三产业的巨头,目前依然还是少数。
行业看好“体育+商业地产”的合作模式虽然容易形成,但也有不小的潜在危机。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在大部分体育主题的商场和购物中心里,体育只是其整体业态之一,占比不会超过20%。
“其实这个业态很容易破掉,”张巍给出了自己的担忧,“商场是在做综合体,但体育培训的业态以后可能会出现在公园里,当其他地方越来越好的时候,肯定也会去发展户外活动和体育培训,类似的还有餐饮等等。”也因此,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培训机构和体育公司开始抢占“商业地产空间”的状态。
实际上这样的思维不无道理,而两者合作的方式不但降低场地成本,也帮助那些体育公司和购物中心尽快前进。但实际上,用速度尽快扩张,然后抢占市场以求形成规模优势的方式,并不稳妥。
一位地产人士表示,“商业地产空间”的成本是永远存在的,而当某体育公司和一家大型商业地产达成了深度合作,这也就堵死了其进入其他商业地产的路,壁垒因此难以建立,生存的优势无关乎资源的抢占,体育培训和草根赛事的生意,或许更在于内容和IP。
不过,商业地产也不止购物中心和商场,此前万国体育曾提出Sports Mall的模式,以击剑、游泳、自行车为运营核心的万国体育中心,目的并非通过体育带动其他消费,而是意在打造以孩子的体育培训为主的家庭一站式消费中心。
(来源:体育产业生态圈) 共2页 上一页 [1] [2] 2016商业地产成交量创新高达2090亿 上海问鼎 商业地产库存如何有效解决?苏州政府放大招 石家庄连出政策 利好商业地产“去库存“ 融侨集团发力商业地产 福州融侨中心9月开业 62岁王健林不再当地产商:几次建议把商业地产名字改了 搜索更多: 商业地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