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上海的商业体进入了“变革期”:不再是小打小闹、小修小补的调整,一批地标性商业体大手笔更新甚至关门易主。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上海商业版图正在发生着变化。为了不在新一轮比拼中淘汰,上海这些区终于不约而同开始拼了。
说到现在的实体商业,在很多不太逛街的人脑海中,可能会飘过三个字“不景气”。这种想法其实应该变一变了。
商业体是实体商业的晴雨表。从去年开始,上海的商业体进入了“变革期”:不再是小打小闹、小修小补的调整,一批地标性商业体大手笔更新甚至关门易主。淮海路太平洋去年底关门、曲阳路上的商务中心即将关门、徐家汇东方商厦与浦东第一八佰伴都经历了较大调整等等,类似的消息频频。
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上海商业版图正在发生着变化。上海中心城区是上海商业最主要的承载地,为了不在新一轮比拼中淘汰,上海这些区终于不约而同开始拼了。
郊区商业体咄咄逼人,中心城区压力山大
前几天听一位经营连锁商场多年的高管抱怨说,现在上海中心城区的商业体都感觉压力山大。为啥?“网店虽然来势汹汹,但实体商场都受影响,现在商场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同业的竞争。”
郊区商业体的发展近年咄咄逼人。处在近郊的闵行,去年商业综合体开得就格外热闹。虹桥天地、仲盛、龙之梦热度不减,宝龙城、七宝万科广场、新华联购物中心火爆开业人潮涌动,怡丰城、万象城、上海城开中心、颛桥万达广场或即将开业或施工如火如荼,还有号称巨大体量的天空之城“天荟”正在建设中……短短一两年,大量商业体涌入,瞬间弥合了闵行几十年的商业空白。
现在的新型商业体,经营理念都差不多,可提供的体验和产品也差别不大,所以在闵行的一家新开商业体购物娱乐,可能并不比在中心城区的某些老牌商业体购物娱乐的体验要差,甚至由于前者是新开的,设施与服务会更好。闵行这些商业体就发挥了非常显著的“截留效应”:闵行本区居民基本消费不必再大老远的跑到中心城区,松江、奉贤等远郊区的“沪C”自驾车主也能在闵行区找到不逊于上海市中心的商场。小编私下说,最受冲击的中心城区应该是徐汇,以前闵行人民都去徐家汇购物,现在至少80%的日常消费可以在闵行辖区内解决。
图片说明:不久前开业的七宝万科广场,购物体验很好。李成东摄
闵行只是郊区商业体逆袭的一个缩影,宝山、松江等地这两年都有大体量、现代化的新型商业体涌现,当地居民一年不去中心城区购物娱乐也完全没有问题。
消费市场的蛋糕逐年增大,但“分食者”的数量增长更快。中心城区的一些商圈没在商业环境变化中及时调整,就在不知不觉中落后,甚至面临被淘汰的窘境。
最明显的是四川北路,如今走一走,“没啥人气”是最直观感受。小编读大学时,全上海除南京路、淮海路之外,四川路是响当当的繁盛。但如今这条商街除了最北端的综合性商业体“龙之梦”还勉强算得上热闹之外,其他都一片冷清;连号称“相对生意不错”的巴黎春天,也难掩萧条,离巴黎春天不远的宝大祥青少年用品商店还缩小了门面,将一块黄金位置出让给其他商铺。
图片说明:落寞的四川北路。蒋迪雯摄
调整转型是主题 各区各有谋划与侧重
去年以来,上海多个中心城区不约而同“启动”了大规模的商业调整与转型。
黄浦、徐汇商业资源丰富,前者的南京路、淮海路与豫园商城都是全国有名,后者的徐家汇则是上海人脑海中根深蒂固地的繁华之地。在商业转型上,黄浦与徐汇都拿出了壮士扼腕的勇气:短期的税收不考虑,一批商业体暂时关停,商业业态进行脱胎换骨的调整。
未来两三年,黄浦三大市级商圈将有21个商业体进行转型升级,调整面积达78万平方米,项目直接投资超过100亿元,商业业态、街区形态、文化生态等都要进行同步调整。这个力度还是很大的,像南京路上的市百一店、东方商厦、永安百货,淮海路上的太平洋百货、国购中心、市百一店淮海店、妇女儿童用品中心等等一批老店、名店都会变样。
图片说明:即将调整的永安百货。黄浦区供图
在这轮调整中,徐汇动手最早,位于徐家汇商圈的太平洋数码广场、美罗城、东方商厦徐汇店去年都启动了关门调整,而且改的“面目全非”。太平洋数码广场被拆除重建,将来是一座与数码产品无关的小型商业体;美罗城原来主营的数码产品业务大幅缩减,将向其他业态发展;大家闺秀范的东方商厦徐汇店以后改走“潮范”,要对标巴黎老佛爷那样的买手店。其实更大变化是,在徐汇区政府规划中,以后徐家汇不以发展商业为主,要转型成为商务商业核心区。新鸿基开发的商务项目已提上日程表,所以如今徐家汇的商业体转型也是朝着为商务人群服务的方向。 共2页 [1] [2] 下一页 上海商业地产又出大事!全市一半商业办公暂停销售 上海商业井喷 一年新开上百家飙至历史峰值 上海商业项目开业排全国第一 1/3人气mall在郊区 黄金商圈闭店频现 上海商业地产面临大考 上海商业地产持续低迷 库存已逼近850万平方米 搜索更多: 上海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