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在今年上半年召开“品质生活在丰台”新闻发布会,丰台区副区长杨振涛在会上强调,为了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的提升,丰台区将加快推进区内88家菜市场向超市化转型,预计将在三年内完成,目前已累计改造32家。丰台区商务委主任郭晓一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今年丰台区将力争使原本分散经营的菜市场变身为集中经营的生鲜超市,丰台街道的游泳场北路菜市场、新村街道的大福来便民菜市场、马家堡街道的中苑瑞丽菜市场是重点改造的几家菜市场。在菜市场完成转型后,原则上面积不小于600平方米,蔬菜水果经营区营业面积应不小于全场总营业面积的1/3。目前,丰台区内大概有90家农副产品市场,其中80多家零售,6家批发,所有有条件进行改造的零售市场都将争取在三年内完成升级,若后期出现改造条件不足的市场,则有待市场自行化解。
这样的政策机会被新发地看到了。新发地总经理张月琳称,新发地生鲜超市项目先期将通过位于丰台的“农改超”项目试点,试点成功后第一年,预计会在北京市主要社区租赁商业物业,开3-4家生鲜超市。除了政策引导,一些致力于生鲜零售的农业公司也在推动北京的菜市场向超市转型。王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繁旭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除当地政府规划中的农改超外,如果发现有适合转型做超市的地方,也可以和政府沟通思路,充分论证可行后着手去做。据上述人士介绍,其公司和首农物流合作,在海淀区、朝阳区、通州区有不少改造转型的案例。
大腕支撑
据张繁旭介绍,“一个菜市场有几百上千人在经营,一家一户,而且流动性比较强,改造为生鲜超市后,统一收银,集约化管理,超市内的商品大多是基地直采,也降低了成本,同时产品可追溯,在食品安全上有保障,环境也比之前优化很多”。农改超的好处显而易见,其实北京在2003年就开始了这一转型升级的进程。2003年6月,西三里河二区的农贸市场转型为万方全顺便利店,蔬菜、水果、生鲜鱼肉全都实行了超市式销售,顾客可以在货架前自由挑选,然后到收款台统一交费。这是北京第一家实行“农改超”的蔬菜生鲜市场,而促使其发生的背景之一是,自非典疫情发生以来,附近居民不愿意再走进环境脏乱的农贸市场,每天销售额急剧下降,于是西城区万方公司将这里进行了“农改超”———把农贸市场改成了超市。事实上,彼时北京市商务委已经规划农贸市场将逐步从市区内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购物方便、价格与农贸市场持平或略高、环境舒适洁净的超市。非典疫情的发生使本市“农改超”步伐大大加快。
但是从超市本身的经营和管控来看,生鲜超市的技术要求比较高。除了把进货、售卖、促销等前台工作控制好,后台也需要基地、供应链、物流配送、标准化等一系列支撑。“有规模支持和成本优势,生鲜超市才能找到生存点。” 据零售业内人士介绍,生鲜品类毛利低、损耗大,传统超市在运营时一直是以生鲜带人气、日用百货类商品赚利润,一般情况下,生鲜综合毛利在15%以下,而日用百货类可以达到30%以上,将生鲜部分单独出来以专业店的形式运营,对于门店来说有不小的盈利压力。
据北京商报记者观察,一般敢于接手菜市场改造的超市都有着多年的生鲜运营经验和深厚的供应链资源,首农、新发地、超市发,莫不如此。一方面在运营资金上压力较小,更重要的是在规模优势下,基地采购价格更便宜,质量更有保障。首农集团是北京市最大的涉农国有企业,在现代农牧业、食品加工业和现代物产物流业方面处于国内同行业龙头地位,目前新成立的首食生鲜超市是由其全资子公司北京首农集团食品经营中心发起进行。张月琳曾表示,新发地之所以做生鲜超市,一是看到市场对高端农产品有较大需求。二是,“如果我们不去做,我们不认为别人能做出我们认为好的生鲜零售业态”。对于切入高端生鲜零售市场的优势,张月琳认为,新发地的优势在于供应链,新发地可以从原产地开始做起。目前,新发地生鲜超市项目由北京新发地珍品荟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该公司由新发地与新发地销售大户合资成立。
北京商报记者 邵蓝洁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东单菜市场:昔日菜站重生综合超市 南通两家新建菜市场开业 菜市场建得像超市 东单菜市场探路连锁化经营路径 中国最美菜市场 秒杀内地前十精品超市 走进这间菜市场 等同于是走进了一家游乐场 搜索更多: 菜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