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外优质奶源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国内外奶源价格严重倒挂。”广东省奶业协会顾问、原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国内包括液态奶、奶粉等在内的乳品进口量已达到总量的近30%,远超以往水平。目前常温奶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家已有27个,品牌多达近100个。
据Wind数据,2016年1月,我国液态奶进口量达4.6万吨,而在2010年1月仅有0.15万吨,6年时间进口量增长了40倍。与此同时,奶粉的进口量也从2010年1月的4万吨,增长到2016年1月的15.4万吨。
“国内奶企如今多在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加强自有牧场建设。这既强化了奶企的原料质量问题,又平衡了养殖风险问题,对外协式的养殖小区依赖度已大幅降低。”河南一乳企负责人称,近年来国内乳企纷纷在海外建设牧场,扩大自有奶源比例,也是目前国内养殖户受创的原因。
据Wind数据,伊利自建牧场比例已达80%至90%,自有奶牛规模约8至10万头。蒙牛已提出未来将投资30亿元至35亿元自建牧场。光明与皇氏乳业自建牧场规模均已超过20%。此外,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河南最大乳企花花牛目前自有牧场也已达11个。
奶业正值变革期
“让乳企纷纷出国寻觅奶源,除了价格因素,还有品质考虑。”上述河南乳企负责人认为,尽管目前国内养殖企业倒奶杀牛情况普遍,但优质奶源仍然紧缺。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养殖企业纠结于产能过剩的当口,高端产品正成为乳业巨头的盈利增长点。蒙牛乳业(2319.HK)2016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272.6亿元,同比增长6.6%。对收入增幅贡献较大的产品为特仑苏、纯真及蒙牛纯牛奶。伊利股份(600887)2015年年报也显示,旗下金典、安慕希等高端产品的收入占比,较上年提升近5%。2015年,花花牛也随市推出了其高端奶产品领畅,上市不足一年即成为公司的拳头产品之一。
“国内奶产品消费正向高端化、精细化转型。”陕西乳品安全生产协会秘书长王伟民认为,现在小奶厂销路不畅,导致下游养殖户牛奶卖不出去。下一步随着中国贸易自由度不断提升,奶粉和乳品的进口也将更加便利,会给这个过度竞争的市场进一步带来冲击。
王丁棉也认为,尽管上半年曾有一段“奶荒”炒作,使奶价出现小幅回升。但他判断,市场远没有达到供不应求的情况,奶农的寒冬将持续到明年。
除牛奶外,国内乳业市场或正迎来一股新兴力量。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出台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试行)》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现场核查要点及判断原则(试行)》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新政中对目前奶粉品类中最受关注的羊奶粉进行了具体规范。王丁棉认为,目前大部分羊奶粉用的都是牛乳清蛋白,并非百分之百羊奶粉。一旦政策实施,将会有一大部分非全羊奶粉品牌退出市场,那么这就为全羊奶粉带来至少20%的市场空间。
他介绍,如今羊乳清蛋白原料在全球都属稀缺资源,市场需求正在逐步扩大,云南一家奶山羊养殖企业目前已有数万头山羊的养殖规模,将成为国内羊奶制品的标杆企业。同时,陕西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也成为国内羊奶基地。目前国内羊奶市场中,国产奶源占比可达到三分之二,尚有优势。他认为,到2020年,整个奶粉市场的份额将达到1000亿元,而羊奶粉的份额也将由目前的55亿元左右上升到100亿元以上,占整体市场份额超过10%。
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 曹桢 共2页 上一页 [1] [2] 国际奶价进入回升通道 奶业大省提价“欲语还休” 国内奶价回升仍供大于求 业内称认定奶业复苏为时过早 蒙牛换帅引发奶业新变局?专家:新帅应静心务实 奶业形成多方博弈格局 利益平衡机制亟待建立 原奶价格暴涨暴跌 奶业周期性波动困境待解 搜索更多: 奶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