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巨头参战
尽管已连续7年霸占国内院线票房头名,但这头把座椅,万达其实坐的并不踏实,因为背后还有真正的院线票房霸主—中影股份。
上市前,中影股份董事长喇培康在一次路演中表示,实现下属院线公司票房占全国票房40%以上的市场份额,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随着中影股份正式踏入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更宽广的中影股份,更方便借助资本的力量进行扩张。
中影股份在招股书中称,未来3年拟投资于150家影院,900块银幕(每家影院6块银幕),15万个座位,平均单影城投资成本1400万元,单银幕233万元,单座1.4万元。总投资21亿元,其中中影股份投资11.76亿元。
“募投项目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启动,由于IPO时间延迟,截至2014年3月底已投资76家。未来若资金到位,中影股份计划从2014年下半年至2016年投资74家影院。面向的市场为全国主要城市和县级城市。”中影股份称。
除了与万达一样进行院线扩张,中影也开始承接映前广告业务。中影股份称将投资2.4亿元购买130家影院未来2年的映前广告运营权,平均每家每年投资92万元,其中单影院的购买成本70万-80万元/年,单厅购买成本10万-11.5万元/年。但该项目已于2012年下半年开始实施,截至2014年3月末已投资1.6亿元。
而万达院线旗下所有的映前广告被自身牢牢控制,中影股份插足映前广告运营,即将成为除万达院线、分众等映前广告运营商的另外一极。与万达相比,中影股份的优势还在于旗下院线所处的位置大部分是核心商圈的核心位置,而万达处于城市远郊,因此中影在票价及广告人群上都比万达有优势。
“因为万达院线主要依靠万达广场来布局,但大部分万达广场都在城市远郊,相比之下,‘高富帅’的中影股份拥有顶级商圈核心位置,所以对万达院线而言,中影上市对其压力较大。”上述影视行业从业者称。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中影股份自身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其旗下有三条控股院线及四条参股院线,包括控股的中影数字院线(100%控股)、中影星美院线(60%控股)、深圳中影南方院线(56%控股),以及辽宁北方院线(50%参股)、海南蓝海院线(50%参股)、北京新影联(25.95%参股)和四川太平洋(46.97%参股)。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影股份控股和参股院线拥有的加盟影院数量占全国城市影院总量的28.90%,其中仅中影下属3条控股院线实现的票房就达到了88.89亿元,占全国票房总额20.17%,远超万达上年58.8亿元票房。
与中影相媲美的还有在上海割据一方的上影股份,上影股份几乎紧跟中影股份的步伐,先后敲响上交所的钟声。同为国企的上影股份,背后实力依然不可小觑。
以电影发行和院线经营投资为主要产业的上影股份,自然不会在竞争对手扩张之时按兵不动。其在招股书中称,拟在13个城市投资建设32个现代化多厅影院。项目建成后,本公司自有影院将达到64家以上,拥有至少437块银幕,分布在全国13个省级行政区的22个城市。
院线扩张总投资额为7.6亿元,预计在4年内建设完毕。计划第一年拟投入1084万元,第二年拟投入9115万元,第三年拟投入3.6亿元,第四年拟投入2.1亿元。
作为上海院线的“大哥”,上影股份下属上海联和院线为全国票房排名前5的院线。2012年及2013年,联和院线的票房分别为16.5亿元及18.8亿元,位列城市院线第二名;2014年,联和院线的票房为22.7亿元,位列城市院线第四名。
上影股份在招股书中称,上海联和院线票房收入长期占据上海近半数的市场份额。其中,上海新世纪影城、上海永华影城、上海超极电影世界等位居陆家嘴、徐家汇等核心商圈,长期处于上海票房收入排名前列,而上海南桥海上影城、上海喜玛拉雅影城等则占据上海新兴城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014年底,上海联和院线加盟影院223家,遍布全国23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加盟的北京耀莱影城更是凭借其10086万元的票房收入,位居全国影院票房收入的第一名;2013年度票房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中,联和院线成功进入其中九个城市,包括在城市票房收入排名第一的北京市场份额,位居第四。
登陆资本市场且融资渠道更为宽广的上影和中影,凭借着老牌院线及地理位置优势,将成为万达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要转型电影生态圈 万达院线谋游戏收入进全国前三
2016暑期档票房降31亿 院线经理称全是烂片
万达阿里院线争霸 中影上影不看热闹横插一脚
并购促万达院线业绩上涨 半年净利涨28%至8.05亿
万达院线中期营业收入57.22亿 净利润8.05亿
搜索更多: 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