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根据国际奶业经济学会发布的数据,今年5月,全球原料奶平均价格折合成人民币为每公斤1.44元,中国10个主产区平均原奶价格为每公斤3.46元。近期,进口奶粉到岸价为每吨1.8万元,而国内接近每吨3万元。“当前,国际乳品市场需求增长低迷,全球乳业产能过剩,原料奶供应价格同比下滑,与国内原料奶价格相比,国外奶价更具竞争力,导致乳品进口规模扩大。”伊利股份在2016年半年报中表示。
近几年来,国内奶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然未能解决。2015年,全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9%,比2008年提高了29.5个百分点,奶牛单产也大幅提高,荷斯坦奶牛平均单产6吨,比2008年提高1.2吨。同时,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2015年全国乳制品合格率达99.67%。不过,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奶业20强峰会暨奶业振兴大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中国奶业仍然“大而不强”,存在标准化程度不高、生产成本偏高,养殖加工脱节、缺乏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品牌不响亮、缺少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等。尤其是当前受进口冲击和消费不旺影响,面临奶价低、销售难、奶农收入减少、企业库存增多等突出问题。
乳企净利大增
随着奶价长期在低位徘徊,原料价格的下降直接带动了下游乳企上市公司毛利率和净利润大幅提升。
以光明乳业为例,公司8月29日晚间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7亿元,同比增长0.4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20.25%。国海证券认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驱动力来源于毛利率的提升。公司高价奶前期已经基本消化完毕,同时上半年原奶价格在底部徘徊,公司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带动乳制品制造业毛利率为44.77%,同比提升7.05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高。
此外,伊利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9.2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11亿元。群益证券指出,受益于奶源价格相对较低以及产品结构调整,公司上半年毛利率达39%,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这是利润增速大幅超过营收增速的主要原因。而营收增速微降主要由于受整体大环境低迷的影响以及进口乳制品增多,奶粉业务竞争加剧使得公司奶粉营收下滑。
“2015年以来,原奶价格的不断下跌使得下游乳企净利润和毛利率大幅增长。但另一方面,原奶价格的不断下跌造成奶农无利可图,“倒奶杀牛”现象不断蔓延,奶企为了保证奶源的供应短时间加大采购量。但收购来的原奶又一时无法销售出去,只能喷成粉,从而造成库存积压;奶企减少收购,造成奶价进一步下跌,形成恶性循环。”宋亮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随着中秋节和国庆节的到来,国内奶价短期内有望迎来温和反弹。卢文学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最近一段时间,由于节前备货的原因,下游乳企一改往常不断下调收购量的做法,开始足量收购,虽然现在奶价还没有明显异动,但已开始出现反弹的势头。”
业内人士表示,奶价温和反弹有望给乳企和奶农带来“双赢”。方正证券指出,奶价与乳企收入增速呈正相关关系,在奶价上涨过程中,乳制品企业可以顺势提价,基本能够将价格的上涨传导至下游。而在奶价下跌时,行业陷入价格竞争中,频繁的促销打乱企业原有价格体系和渠道利润分配,影响经销商的积极性。2013年上半年和2015年四季度是为数不多的奶价温和上涨的时段,也是很多乳企收入和利润增速最为平稳而确定的时期。在奶价稳步回升的情况下,对乳制品制造企业最有利。
对于未来全球奶价的走势,宋亮指出,2016年底和2017年初,随着供求关系的改善,国际奶价有望迎来实质性反弹,并有望在2017年延续上涨的态势。“由于国内奶价与国际奶价差距较大,国际奶价的上涨能否带动国内奶价上涨,对此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宋亮表示。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记者 任明杰 共2页 上一页 [1] [2] 农业部:中国力争2025年进入世界奶业强国行列 中国奶业 遭遇“叫好不叫座”尴尬 “最优质”和“最艰难”并存 中国奶业协会:生鲜乳中两大营养成分平均值已高于美国标准 中国首次发布奶业质量报告 前20家企业营收总占比54% 奶业协会:中国奶制品安全性超过其他所有食品 搜索更多: 奶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