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转型几乎成了服装巨头的心病。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服装品牌美邦与波司登几乎陷入了同样的困境。美邦接连尝试了四次不太成功的转型从服装业先驱变为“先烈”,波司登业绩连年下跌,股价缩水严重,老牌服装企业转型的悲情剧还在持续。
几近触底
服装业的低迷走势、电商的冲击、国外服装品牌“无距离”的购买,已经让老牌服装品牌四面楚歌。大公国际资信评估近期给出的美邦跟踪评级主体公司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已从稳定调整为负面。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认为,我国休闲服饰行业竞争激烈,国内外品牌的竞争压力将持续加大,传统服装零售店将持续受到电商及零售渠道变化的冲击。去年,受关停店铺及加大打折力度等因素影响, 美邦营业收入及毛利润继续下降,同时受叠加期间费用较高的影响,美邦利润总额出现亏损。另外,美邦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占比仍较高,周转效率较低, 存在一定跌价风险。
从2013年到2016年3月,美邦营业收入已从78.9亿元缩水到19.22亿元。2015年末,美邦存货为18.75亿元,同比增长30.59%。美邦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占比较高, 始终存在一定资产减值风险。
另一服装巨头波司登也愁云密布。截至2016年3月末,波司登羽绒服零售网点总数减少1328家至5271家。其中自营零售网点减少833家,第三方经销商零售网点减少495家。在非羽绒业务方面,波司登男装、杰西以及摩高分别净减少了175家、8家以及61家。两部分业务合计减少了1572家店。
艰难试水
大船掉头不易,尽管勇于尝试,但美邦的多次转型更像是在刀尖上起舞。快时尚品牌大举入华后,美邦开启了第一次转型,效仿ZARA、H&M调整供应链,但生存周期仍被快时尚们甩在后面,这也造成库存高企。一番冲击后,还未回神的美邦又遭遇电商的汹涌来袭,彼时凡客体红遍大街小巷,美邦也率先做起了电商平台,但遗憾的是,邦购网并未实现美邦做电商的初衷,独立运营的邦购网带来了渠道之争。两年后,美邦回购邦购网,但在与实体店融合方面被寄予的O2O尝试始终未能实现。
在此前的转型中,美邦还不断推出多个子品牌,但均未再创出美邦品牌的影响力。最近两年,美邦又投身到移动端购物的转型浪潮中,但新推出的有范App截至去年10月的下载量仅有20多万。 共2页 [1] [2] 下一页 红极一时的国产服装巨头倒下 2.5亿元被甩卖 曾经的服装巨头班尼路已被颠覆 已淡出大众视野 惠誉下调服装巨头Gap评级至垃圾级 本土服装巨头加速抄底国际大牌 服装巨头杉杉筹造新能源车 搜索更多: 服装巨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