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http://www.redsh.com/img2016/1606080923491.jpg)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发布报告
“2016第十届中国餐饮产业发展大会”日前在福州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餐饮业精英齐聚,围绕“新经济 新结构 新动能 新发展”共同探讨餐饮行业在逐渐实现止跌回增后如何在新常态下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享受供给侧改革以及营改增为企业和行业带来的红利。
餐饮业迎“四化”机遇期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表示,“十二五”期间,餐饮业发展并不顺利,以一波三折来形容更为恰当。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餐饮市场发展步伐明显放缓,随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给本已凸显颓势的餐饮市场投下一记重磅,2013年餐饮收入增速9%下滑到改革开放以来的谷底,限额以上餐饮收入更是跌至负增长,餐饮业高速增长的辉煌时代成为过去。全行业不断摸索发展方向,重新回归市场、回归大众,逐渐步入理性发展的轨道上,2014年、2015年发展速度逐步走出低谷、稳定回升。
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十二五”期间餐饮业发展轨迹报告》显示,目前餐饮业初步完成供给侧改革,犹如凤凰涅槃,但是否真正重生还留待市场检验。
姜俊贤表示,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餐饮业初步完成供给侧改革、深化转型和检验变革创新成效的关键年。作为传统产业,餐饮业在政府新经济政策指引下,已经步入培育内生增长动能和改善就业民生的供给结构调整阶段。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餐饮业将迎来空间集聚化、产业融合化、服务智能化、品类定制化的“四化”发展机遇期,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将成为检验企业健康状况的标准,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将联手互联网共同发展,投向餐饮市场的资本也将大量增加。
供给侧改革提高要求
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任兴洲发表题为《供给侧改革重塑中国餐饮经济布局》的演讲。她指出,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明中国经济面临中长期的、结构性的矛盾,供给侧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亟须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矫正供需结构扭曲和要素资源错配,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她同时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不要“需求侧管理”,而是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下决心提升改造“旧动能”。
“十三五”时期,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群体结构变化,以及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式、体验式的消费成为主要特征,要求企业把握市场需求变化、细分市场,调整和优化供给结构。
餐饮企业须在新常态下提升产品品质,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要素生产率,通过流程再造、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整合产业链,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依托龙头企业和科技带动,实行专业化生产、规范经营管理、社会化服务和区域化布局,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完善和贯彻相关行业标准。 共2页 [1] [2] 下一页 “2015年度中国餐饮业十大品牌”榜单 餐饮业利润率跌至4.8% 行业协会向政府喊话 餐饮业态进入购物中心 要小心5个“坑”的“绑架” 中国餐饮业“十大品牌”6月揭晓 餐饮业触底反弹:今年全国餐饮收入或超35000亿 搜索更多: 餐饮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