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采取自营模式或者买手制度,打造自有品牌、自己直接采购货物则可以掌握定价权。但是在中国市场,自有品牌的知名度大多比较低,马莎百货、高岛屋百货等国际知名业者在海外市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自有品牌,然而当它们在中国门店引入大量自有品牌或者个性化设计品牌后却不被中国消费者认可,因为这些品牌缺乏大众知名度。”资深零售业专家丁浩洲分析。
而买手制也是一样,RET睿意德调研显示,在海外十分风靡的买手制在华却没能打开局面,买手店由于货品小众、整体品牌知名度不高且价格不菲而并未获得多数中国消费者青睐。
品牌商收缩 百货招商难
最近,连LV关店在业者看来都已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2015年度尼尔森零售物业行业报告》显示,就奢侈品消费而言,北京和上海消费者除了在本地购买外,还会选择海外代购;成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选择更多,除在本地购买,还会选择代购或在其他城市购买。
“由于差价和签证放宽等因素,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到海外购物或者代购,比如去年中国游客在日本消费了800亿元人民币。这也就意味着,更多中国客人的高端品牌甚至就是一些日用品牌的消费并不发生在中国市场。这使得很多中高端品牌商非常苦恼,它们在中国百货店内开设的柜台相当于是个广告位,实际的消费额大多发生在海外。”佳琦旅游机构创始人瞿佳坦言。
此种状况下,大量的品牌商开始考虑收缩中国市场的线下柜台和门店。
“据我所知,今年和明年,很多百货店内的品牌商都会有缩水的计划,即适当撤离一部分百货店,至少不会有新开店的计划,这会造成原本已经备受打击的百货店业者未来的1~2年内遭遇招商困难,这也会导致百货业态进一步关店,甚至整体商业地产项目的空置率可能上升。”张勇如是说。
步步高董事长王填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前10个月非住宅商品房中,开发企业已竣工但未能出租或销售的建筑面积(包括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及其他)已经达到2.5亿平方米,比2014年同期增长25.1%,是2010年的1.74倍。2015年上半年中国20大城市的商业物业存量已经超过9700万平方米,到2018年,预计仍然将有6146万平方米的可见新增供应陆续开业入市,占现有存量的63%。这意味着在三年内,我国大部分城市商业地产市场的存量竞争和未来供应压力将持续上行。
为了改变现状,王填建议尽早推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助推我国商业地产的去库存,推进我国商业地产供给侧的改革,以控制商业项目的空置率。
杜斌则指出,当百货经营处于劣势地位时,最直接的想法当然是要尽快脱困,如果资金条件和硬件改造条件允许,则可以适当扩容,比如王府井在2016年年初,拟定增30亿,用于哈尔滨、郑州、西安、佛山、南昌、银川的购物中心项目建设、筹备以及O2O全渠道建设。
或者向社区便利店转型。便利店在整体增速放缓的中国零售业一枝独秀,越来越多的业态开始选择拥抱便利店。天虹就在2015年上半年新开8家微喔便利店(深圳7 家、厦门1 家),同时关闭3家百货门店。
百货店也可以转型为某个优势品类或几个关联品类的专业专卖店。梅西百货在2015年9月有5个折扣店开始营业,并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开50家折扣店;而体量小的百货店,像是名创优品、三福百货专注于平价时尚定位,迅速扩展。
“当然,还有一招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百货业也寻求线上的变革延伸,如同永辉牵手京东,万达联手腾讯,银泰、苏宁先后与阿里展开战略合作,线上线下加速融合的O2O模式在零售业已是大势所趋。”杜斌如是说。(一财网 乐琰)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百货业态连续两年负增长 购物中心增速下滑 宁波街头悄然兴起买手店 是百货业转型灵药? 梅西百货业绩不佳 裁员关店应对销售下滑 2015百货业频频关店 5大御寒之道 百货业变革要快于品牌 搜索更多: 百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