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12月份,CPI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1.6%;PPI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5.9%。2015年CPI整体比上年上涨1.4%。
有关专家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CPI处于低通胀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宏观经济面临较大压力;受输入性通缩等因素影响,PPI短期内难出现明显回升。2016年,CPI继续保持低通胀格局,而PPI跌幅可能收窄,货币政策调整应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CPI处于低通胀水平
2015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了1.6%,涨幅比上月扩大了0.1个百分点。从全年来看,2015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4%,涨幅回落0.6个百分点,完成全年物价涨幅控制在3%左右的调控目标。
这是CPI自2010年由上年同比下降转为同比上涨3.3%以来,创下的最小涨幅。
从同比情况看,2015年12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涨幅与上月相同。从具体分类看,12月份鲜菜、飞机票、旅游、城市间交通费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1.8%、2.3%、0.9%和0.5%,同比涨幅分别比上月扩大了2.4、2.0、0.7、0.4个百分点。
12月份,CPI环比上涨0.5%。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说,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5%,影响CPI环比上涨0.52个百分点,是CPI环比上涨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在食品中,受全国部分地区降温雨雪天气影响,鲜菜和鲜果价格继续上涨,环比涨幅分别为13.7%和2.3%,比上月分别扩大10.9个和0.7个百分点,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0.48个百分点,接近CPI环比总涨幅。
从非食品价格看,2015年12月非食品价格环比与上月持平,同比上涨1.1%,整体保持稳定。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剔除食品与能源以外的核心CPI运行平稳,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为1.5%,2015年全年在1.2%至1.7%之间波动。CPI处于低通胀水平,暂不存在通缩压力。
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兴韵指出,当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比较温和。值得注意的是,CPI的波动主要是受与经济周期相关性不高的食品类价格波动的影响,而非受制造业产品价格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
输入性通缩加剧工业通缩压力
2015年12月份,PPI同比下降5.9%,降幅与上月相同。自2015年8月份以来,PPI同比降幅已经连续5个月维持在5.9%,这也是PPI连续46个月负增长。
2015年全年,PPI同比下降5.2%。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PPI同比下降5.4%。在4万亿投资的拉动下,PPI经历了2010年和2011年的大幅反弹。不过,进入2012年以后,PPI同比再呈跌势。2015年5.2%的降幅创下了最近4年来的新低。
余秋梅分析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石油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7.3%、20.8%、18.7%、17.2%和13.9%,仍然是影响PPI下降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上述几个行业合计影响当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约3.7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63%左右。
2015年12月份,PPI环比下降0.6%,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余秋梅分析说,PPI环比降幅略有扩大,一是因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矿采选、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价格环比分别下降9.2%、2.3%、2.4%和2.2%,比上月降幅分别扩大7.7、1.0、0.5和0.4个百分点;二是因为燃气生产和供应价格环比由升转降,由上月上涨0.2%转为本月下降3.1%。 共2页 [1] [2] 下一页 2016年物价目标或维持3%水平 价格改革仍有空间 央行调查:超过50%居民认为物价较高 难以接受 民调蓝皮书:物价上涨成居民生活压力主要来源 31省份11月CPI出炉 25省份物价涨幅低于2% 11月CPI同比增1.5% 预计完成全年物价调控目标无悬念 搜索更多: 物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