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三:商品同质化严重
1、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可得品牌数量少
国内地域性消费者特征差异、贫富差距大等区域发展不平衡,品牌实在做不到遍地开花,有些品牌只选择一二线城市,其他三四五线城市则完全不考虑,导致这些城市品牌数量较少。
2、优质代理商“掌控”了品牌
大部分国际品牌在国内采取代理商或经销商的营运模式,因为当地代理商的利益追求,多个优质品牌变成了一支被当地代理商引导的“集团军”,有些商场对这些代理商爱恨交织,其实不想给出过多的优惠条件,但又很无奈。
3、商品结构缺乏差异化
因为地域、地理位置、消费购买力的影响,实体商业的品牌专卖店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最新产品。同样的品牌,其实也可以实现差异化,比如店铺类型、面积、商品深度、SKU数量、服务内容等等,而在这方面,目前大部分实体商业还有巨大改善空间。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可以跨越空间购买到品牌的最新商品,直接导致顾客不愿选择实体商业。
4、实体商业招商越来越难
国内商业项目过剩,供大于求,国外零售环境遭遇下挫等原因,直接导致实体商业招商难。某些地理位置较差的项目,因为辐射人群小,需求量不大,招商更为困难。
解决痛点的药方:扬长避短
1、瞄准目标顾客,提供精准服务,加大吸引力
如今很多项目只是跟风做定位,仅仅是档次和年龄上的区分,没有将消费者做更细化的分类,而显得粗糙,比如上海松江的年轻人和静安区的年轻人的需求、喜好都不同。实体商业在做定位时,要仔细研究针对客群的消费特征,更贴近现实客群,而非盲目跟风。
顾客是聪明的,也是理性的,如果一个项目的定位清晰,顾客会考虑在出行成本和所获得的利益之间做权衡,从而加大实体商业的吸引力。除了做到定位清晰,同时要在品类上做减法,让这个商业体所承载的所有商品都可以排列组合成为满足这个垂直人群的一站式综合平台。只有这样,才可以加大自身的辐射能力。
2、定位、设计、服务上都要抓人眼球,有新意
定位、设计、服务方面做创新是实体商业冲出重围的唯一办法。仅仅像万象城、IFC这样靠大而全已经不是好办法了。比如南京水游城采用水系设计使得整个商场活起来,北京、成都太古里利用街区式商业让商场动线流畅且多变,上海K11的艺术化定位与其他项目明显区隔。
3、营造场景、提高服务质量
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人是需要互动的,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着人需要走出家门,进行社交。实体商业应该丰富消费者在商场体验、交流互动等环节,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对顾客更关爱、呵护。
前些天,“零售男人圈”和茂业合力在深圳举办的知识分享活动中,新上任茂业集团西南区总裁的赵英明先生提出了“零售服务业”的概念,我们大部分时间做的是零售,并未把“服务“做到位。高品质的体验、优质的服务才能增加顾客黏性和忠诚度,从而提高到店率和购买频次。
电商再牛,也没办法建造如此多的线下试衣间。实体零售解决三大痛点的根本,是从琢磨自己的目标顾客开始,在品类和价格上做减法、做服务和体验的加法,吸引客流、珍惜客流、把握客流,增强客户粘性。扬长避短,回归本源,在蜕变中重生。(来源:iziRetail 作者:Jing Liang & Sissy Shi) 共2页 上一页 [1] [2] 名创优品:华丽外衣下是实体零售业的逆袭吗? 飞凡与南京水平方达成战略合作 共铸实体商业转型“金钥匙” 苗峰:喵街能够助力实体商业转型 中国实体零售整体持续增长 行业迎来转机 电商冲击 美国实体零售业“黑五”同比滑坡 搜索更多: 实体商业 实体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