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老和小”
既然社区商业有如此美好的前景,也成为实体零售业者应对电商的策略之一。这让业者看到曙光,但是如何做好社区商业?
“首先,老人是最有自我分配时间的人,因此社区商业的重点对象之一就是老年人。而且老人大多不会选择网购,而是偏向于实体商业的消费。这就意味着社区商业必须注重老年人群体。2015年之后,中国老龄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有公开数字显示,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48亿,2030年该数字将超过3亿,2050年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30%。”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表示,老人作为社区商业的主体消费人群之一,运营这必须注重和满足日常吃饭、基本医疗、康复、和老少和谐的功能,来满足老人的需求。
乐坊看到了这一点。
“我们会注意到中老年人现在对广场舞的热爱,因此我们一定要留出更多面积来做广场舞空间,虽然这样好像很损失租金,但是必须这样才可以聚集社区人流。社区商业提供的产品是家庭高频消费的组合,这些占到社区商业70%以上的业态。便利、快捷、实惠、品质,是社区商业追求的目标。”崔明军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除了老人,孩子也是社区商业的一大重点。
“家庭是社区商业的基本消费主体,为了挖掘更多家庭消费空间,社区商业已经把儿童业态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有数字显示,中国14岁以下儿童 2.5亿,儿童消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25%。2013年儿童消费市场规模4000亿元,而二孩新政预计每年增加人口150万-200万,因此社区商业的另一个重点就是抓住儿童市场。比如做儿童照看的服务、游乐设施、教育、儿童摄影等。”孙俊安表示。
此外,诸多业者指出,既然是“小而美”则意味着社区商业的面积不宜过大,一般在1万多平方米到3万平方米。社区商铺的人均商业面积0.6平米/人以下;社区邻里中心的人均商业面积0.6-0.8平方米/人;集合性多功能社区商业的人均商业面积0.8-1.2平方米/人。
当然,投入到社区商业也并非完全没有风险,崔明军认为,从行业角度讲,社区商业还没有行业的定义者或者标杆出现。近几年受到众多开发商和投资者的青睐,目前的社区商业依然只是大型综合性商业中心的缩小版,还未能真正从定位、功能、业态、服务等各方面与大型商业中心形成差异,并建立“社区商业”特有的商业模式。莱坊报告则指出,目前受房地产发展和土地规划双重影响,社区商业成为诸多业者转型的方向,呈现出略有过多业者涌入的趋势,上海市场存量年复合增长高达24.9%,竞争环境较为激烈。(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乐琰 罗韬) 共2页 上一页 [1] [2] 老龄社会互联网+社区商业模式的探索 电商冲击下 零售业“深潜”社区商业转型 市场仍未饱和 三因素促社区商业综合体快速发展 万科成都首个第五食堂关门 社区商业仍待突围 盘下空置商铺统一招商 杭州社区商业运营走出新模式 搜索更多: 社区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