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优秀百货: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那边独好
百货面临来自其他渠道的竞争,这并非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在全球其他发达国家,我们看到百货面临的状况并未像中国同行们一样严峻,尤其是欧洲那些优秀的、传承百年的百货公司,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希望能够从中能够得到一些启发。
1、买手制而不是二房东
欧洲的百货公司在商品组合方面大多采取的是买手制,百货公司的买手团队知道目标用户(Target Consumer)是谁,为谁而买货,买什么货能满足这些用户的需求,从而打造出了差异化。
相对而言,国内的大多数百货公司,在对用户的了解和对品牌、产品的了解方面,做得不够,更多是跟风和抄袭,处于从众阶段。往往一个品牌不论究竟出身哪里,什么定位,只要在北京SKP开了店,在杭州大厦开了店,那就被视为优质高端品牌。这种简单的推导逻辑导致的就是同质化。
一部分百货业同仁也在尝试进行新品牌的探索,但引进的品牌,如果太过于设计师,大众消费者不认识,销量很低;如果太过于高知名度和流行度,又很雷同,招商和采购部门需要拿捏这个尺度,比如上海芮欧百货,就很别致,但品牌太高档,受众面太窄。iziRetail认为在品牌组合方面,要遵循一个“28定律”,即80%的品牌应该是目标顾客能够认知的品牌,20%可以是完全刚刚进入市场的品牌,这80%的品牌也完全可以用不同的店铺形态来体现本店的差异化。
欧洲一些优秀的百货公司,正是基于买货制,引进符合自己定位的品牌、拒绝平庸,从而避免自己沦为被模仿的对象。这些百货公司勇于坚持做自己,同时铸就了不可模仿的经典。
2、雕梁画栋,建筑形态让人流连忘返
建筑物本身的创意设计和追求百年传承的经典理念,是经营理念的另外一个核心要素。国内绝大多数百货,在这方面,曾经被某香港地产开发商老板批判为“举目望去都是建筑垃圾”,虽然评论有些偏激,但确实大部分百货缺乏灵魂和创意,建筑物内外观雷同性严重,摘掉Logo,几乎无法辨识王府井在全国各家门店的差异,甚至百盛和银泰的差异都无法辨识。
巴黎老佛爷(Galeries Lafayette),奢华经典的建筑风格以及饱满丰富的商品组合,令游客流连忘返。
春天百货(Printemps Department Store),格调高雅,纵览巴黎全景,周边有著名的卢浮宫、卡尼尔歌剧院、香榭丽舍大街环绕。
3、量身定制、精准定位
欧洲大多数百货的定位非常准确,服务于本地居民,还是游客,服务于富裕阶层,还是中产阶级,都有清晰的定位。
百货对品牌的筛选也十分严谨,一旦确定了合作的品牌,就会为了给该品牌创造一个稳定的经营环境,很少在合约期内随意变动该品牌的位置,这一点,国内的经营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另外,欧洲百货的从业人员也相对稳定,使百货的风格及定位得以延续。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跨境电商竞相布局线下体验店 郑州传统百货转型 传统百货转型购物中心 “逛”商场变成“玩”商场 深圳传统百货争相转型购物中心 处于转型关键阶段 友阿: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把传统百货业改造成云商企业 传统百货的逆袭之路 搜索更多: 传统百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