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环境署于2009年3月为全球绿色新政确立了三大目标:恢复经济、减少贫困以及减少碳排放和生态系统的退化。
环境署为此提出的绿色投资的优先领域包括节能建筑、可持续的交通、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农业以及水资源管理等。“这些投资可望迅速产生环境和经济效益。”盛馥来说,需要指出的是,绿色经济倡议并不专属于环境署。2009年6月,在环境署的带领下,超过20个联合国组织发表了一项联合国系统各机构间的共同声明,呼吁世界朝着低碳的资源节约型的绿色经济过渡。
联合国环境署在今年“6·5”世界环境之际发布的《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决策者指南》认为,随着资源枯竭导致的金融和环境成本上升开始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世界各国需要寻找一些新的方式管理有限资源的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需求。
“如今,我们已经消耗了40%以上的地球‘预算’。如果地球的人口数量和消费速度仍以目前的方式增长下去,到2050年,全世界每年的资源利用量将高达1400亿吨,是2000年的3倍左右。我们必须扪心自问,这种消费速度和人口增长趋势会造成怎样的后果?”阿奇姆·施泰纳说。
环境署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地球正在面临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困境。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全球水资源的需求将超过供给的40%。尽管家庭用水(8%)相对于工业用水(22%)和农业用水(70%)来说占比较低,但是人口增长和用水需求增加带来的影响仍将大于节水措施的作用。
阿奇姆·施泰纳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意味着需要采用创新的方式跨越到绿色经济,确保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获取资源方式,从而保护他们的自然资源。在发达国家,资源效率的策略将会非常的重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制定完善的公共政策。
上述指南认为,通过把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纳入到国家发展规划和实施当中,决策者可以更加便利地生产更加有效的商品和服务,同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阿奇姆·施泰纳表示,亚太地区是世界上最多样化的地区,拥有全球60%的人口,将是可持续发展、融资和气候变化议程成功的关键。一财网 章轲 共2页 上一页 [1] [2] 张近东: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谢国忠:中国经济超美国是必然 林毅夫:中国经济20年具备每年8%增长潜力 发改委:中国经济“后青春期”要扩大投资与消费 中国经济绝不会失速 不要死盯速度不放 搜索更多: 中国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