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市场调研机构提供给《第一财经日报》的数据显示,来自大陆消费者对韩国电视剧、音乐及韩国知名艺人及时尚明星都显示出了强烈的兴趣,她们对于韩国品牌的认知有39%来自于广告,25%来自于韩剧。同时,大陆消费者相比于其他市场(如香港、台湾、新加坡)更愿意考虑明星的推荐和介绍。
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在整个化妆品市场销售增长放缓的同时,韩国品牌整体在中国1-3线城市增长46%。“这和新一轮韩流时尚文化是分不开的。”凯度消费者指数(Kantar Worldpanel)中国区总经理虞坚认为,“同时韩国品牌更加重视中国,加大对于市场、分销的投入并不断扩大产品线的深度和广度,通过高端和大众化的产品线赢得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
在英敏特亚太美容高级分析师杜蕾看来,价格也是一大关键。虽然如今已有价格可以与欧美一线大牌比肩的高端化妆,但总体而言,韩妆的平均价格不高。杜蕾表示,流行的主要品牌基本属于中低端,价格上比较亲民,消费对象也很年轻。
忠诚度有待提高
但不要以为如今风头正劲的韩妆所向无敌。它们当然也有败走麦城的时候。
2004年,爱茉莉集团旗下的子品牌innisfree以专柜形式在上海的久光百货设立了第一家店铺,2年后以失败告终,退出中国市场。
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定价过高、无法与消费者沟通是innisfree退出中国市场的一大原因。其销售价格相当于法国品牌欧舒丹的定价,这决定了它面对的是中高端消费者。但显然,当时的国内消费者并不卖帐。
2009年,innisfree在韩国本土重塑品牌,定位为“来自济州的大自然护肤品”。此后三年,该品牌每年平均增长60%。成功立足韩国,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后的innisfree决心重回中国市场。
2012年4月,innisfree在上海吴江路再次开出单品牌专营店。这个面积为72平方米的吴江路店首月营收达30万美元。
Innisfree的中国总经理蔡健人告诉记者,他们客单价大约为100-200元,面向的是大学生和职场新人。“你知道SK-II的神仙水吗?”他极力向记者推荐一款他们新上市的护肤水,“我们的功效和它差不多,价格却只有它的三分之一。”
价格的亲民确实是韩国化妆品的一大优势。而不同品牌间为了争夺消费者不断使出“杀手锏”。比如爱茉莉旗下的Innisfree、ETUDE HOUSE(伊蒂之屋)几乎每周都会推出不同的促销产品,频率之高让欧美日的同行咋舌。而思亲肤的相关负责人则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他们的新品牌将会抹平中韩两个市场的差距,希望将两国的产品价格做到一致。毫无疑问的是,如果产品依旧在韩国生产后再引入中国,这样会降低公司的利润。可见思亲肤为了扩大占领市场也是拼了。
但同质化也许是韩国化妆品在不久的将来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大一部分韩国品牌主打纯天然、甜美可爱的风格,进入中国市场的韩国品牌几乎都有一个当红的偶像明星代言人。比如去年横扫整个亚洲的都教授金秀贤就代言了the face shop菲诗小铺(该品牌为LG旗下)。
尼尔森昨日发布的调查显示,39%的大陆受访者表示,未来她们愿意尝试一些其他品牌的美容产品,只有29%的消费者会忠诚于她们现在选用的韩国美容品牌。第一财经日报 刘晓颖 共2页 上一页 [1] [2] 揭秘韩妆新趋势,MAC魅可告诉你15年必学的“好色”妆容 探访韩妆市场:流往中国电商的假货近半 搜索更多: 韩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