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购物中心设计有缺陷致运营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深圳购物中心营业额下降,最根本的原因是一部分购物中心因自身原因导致其平效极低,同时也拉低了深圳购物中心整体的平均平效。”业内人士分析称,同时,2013年宏观经济增幅降低以及网购、公费消费治理等因素也对购物中心销售额产生了一定影响。
此外,深圳相当数量的购物中心,面临运营成本长期居高不下的困境,其中电费已超过人工费用,成为运营成本中的第一大成本。本次统计的结果显示,深圳区域型购物中心的单位面积用电量,远远高于美国GGP公司区域型购物中心的平均用电量(约是后者的2.46倍)。
即使与国内先进的节电商业企业相比,深圳也同样存在巨大差距。例如上海世贸商城2013年的用电量为2270万度,平均每平方米的年用电量仅为81度,不到深圳购物中心平均用电量262度的三分之一。
“差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企业前期对物业设计时缺乏环保和节能理念,没有节能环保目标和节能方案,也没有专业节能公司或人员介入到建筑设计的过程,造成物业高耗能的硬伤。深圳购物中心的设计单位大多仅关注一些节能概念,而忽略实际的节能效果。”该《报告》指出。
记者注意到,虽然深圳购物中心总体盈利状况不佳,但一些优秀的购物中心,其经营业绩依然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例如深圳万象城,去年每平方米商业面积的年销售额为3.8万元人民币,排名第一;而一些经营较差的购物中心,平均每平方米商业面积的年销售额仅为0.2万元,两者的差距达到十几倍。
购物中心纷纷调整业态协会呼吁重视规划布局
本次调查统计发现,深圳一些大型购物中心经过数年的快速发展,近两年销售额的增长幅度已明显放缓,发掘增量出租面积增加收益的方式已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业内人士指出,“若要进一步提高效益,就必须不断对业态进行调整,提高购物中心的总体运营管理水平。”
据悉,从2010年起,深圳不少购物中心就开始大规模调整已有业态,逐步将初期引进的那些面积过大、销售额较低的商店淘汰出局,包括服饰类、电器类等业态,加大引入餐饮、休闲、儿童教育、快时尚品牌等商家的比例,从而获得更多人气和更高租金。
例如深国投广场将原先一家电器精品店腾出的位置,替换为两家餐饮和一家教育机构,大大提高了租金收益。此外,还对那些营业额不高、人气不旺的餐饮店进行了调整。在业态变化上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福田中心区的COCO PARK,2010年其餐饮面积达到总面积的35%,占比大于深圳多数大型购物中心。
据了解,由于未来两年深圳还将出现更多的购物中心,同时综合业态百货店、超市以及其他大型商场的陆续出现,也会对购物中心的市场容量产生一定影响,行业发展面临不少挑战。
对此,行业协会建议,一方面政府应该考虑通过听证或其他方式,促使新开购物中心布局和数量更为合理;另一方面,购物中心的开发商、业主、运营商、设计单位等,也应该具备更高的设计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南方日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深圳7大购物中心餐饮平均占比约21% 高于国标 昆明购物中心同质化严重 需平衡收益与人气 从百货店到购物中心 商场集体装修背后的转型阵痛 百盛北京太阳宫店将变身“亲民”购物中心 济南海尔云世界建水主题购物中心 总占地3000多亩 搜索更多: 购物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