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点研究的26个品类中,外资品牌均不同程度面临着来自本土品牌的激烈竞争,导致其整体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但每一个品类的竞争态势存在差别。比如外资品牌在碳酸饮料、护肤品、果汁和婴儿配方奶粉这四大品类中丢失了超过5%的市场份额,但在护发素和饼干这两大品类中的份额却有所增长。总体来看,大约六成外资品牌在2013年丢失了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实体渠道在2013年仍占据快速消费品市场超过97%的零售份额,实体渠道的重心继续由传统渠道向现代渠道转移。以超市和大卖场为主要代表的现代渠道占据快速消费品市场销售总额的一半以上,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报告指出,消费者在过去两年中光顾大卖场的频率呈现小幅下降趋势。每户家庭每年在大卖场的购买频率由2011年的26次降至2012年和2013年的25次。同时,消费者在较小规模的现代渠道,如超市、便利店和个人护理用品店,则保持了比较稳定的购买频率。
分析指出,零售预付卡的增长放缓是导致消费者在大卖场购买频率下降的另一个原因。零售预付卡在中国通常被作为公司福利或互相馈赠的礼品卡,一般可以在各大卖场、超市或百货公司使用。2012年以来,中国政府的反腐败措施限制了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零售预付卡发放数量,从而导致零售预付卡增长放缓。而新兴的电子商务渠道依旧发展迅猛,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子商务市场。共计106个品类的线上渠道,平均销售额增长高达42%。相对而言,电子商务渠道吸引了更多收入水平较高、居住在一线城市的年轻家庭。(上海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贝恩:约六成外资快消品牌市场份额下滑 快消品业持续扩张 民企外企求才若渴 快消品牌“拼爹”:晒晒世界杯背后的经济账本 快消品行业不断扩张引发人才荒 中西部快消品呈两位数增长 信心指数赶上一线城市 搜索更多: 快消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