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业态 商务电子化将是趋势
在电商快速崛起,分流实体零售“蛋糕”的情势下,转型拥抱互联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已几乎成为所有百货企业以创新突围的一道必选题。
狄同伟表示,虽然利群的电商企业——利群商城在规模上与淘宝、京东、苏宁、1号店等行业巨头相差甚远,但其优势在于通过电商与实体店的无缝对接,实现青岛甚至山东区域内的网点布局,强化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以本土化优势突围。
狄同伟认为,未来线上线下融合的必然结果是线下渠道销售的功能减弱,顾客体验、顾客服务、体验式营销功能增强,而服务恰恰是传统商业的最大优势,实体零售商将从线上线下融合中受益。
王志刚也介绍,百联集团认为百货业态商务电子化是必然的转型方向,而在此之前,单品管理为商务电子化提供了基础,在本月底百联首家试点单位将对部分大类商品上线试运行。
由于自营模式的优势支撑,安德利在线上线下融合的大潮下也能跻身探索的前列,从2012年起便开始自建平台成立网上商城,同时与建行“善融商务”达成战略合作,并入驻淘宝、天猫以及阿里巴巴B2B平台,今年年初又自主开发“安德利一点通”大屏展销系统,让乡镇消费者体验到电子商务带来的便捷。陈学高透露,安德利还将尝试在实体商场内开辟“淘宝店”,同时开发预售、团购、定制等服务。
提升卖场运营能力 仍大有潜力可挖
面对电商来袭、客群变化、多业态竞争加剧,除高端百货商场仍仰仗体验式服务营销生存外,大众定位的单体百货店难以为继已成行业共识。
基于此,调整百货店经营业种、扩容服务业占比、推进购物中心化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百货业转型必不可少的一环。
殊途同归的是,无论是一二线城市的王府井百货、百联集团,还是扎根三四线城市的利群百货、县域的安德利百货,都在推进购物中心的建设,都在加强购物中心业态和业种、品牌的引进,在向百货“购物中心化”方向发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立平认为,目前中国百货业整体正在面临“一个顾客流失的时代”,这在于过去百货店集客的主要方式在于价格战。在百货业整合的严冬还未真正到来前,百货业彻底的转型自营从时间上来看已经来不及,但仍可以选择三条道路突围:一是进行自有品牌开发,花费6至10年的时间逐步建立完全自主的商品系统;二是提升卖场的运营能力,重新建立招商体系,实现差异化的商品,扩大自营比例,在服务上增大体验,包括引入餐饮、娱乐;三是提升服务水平,深挖以会员为基础的服务系统。
2009年成立的孩子王,其虽不是百货店业态,但其创新的思路恰恰印证了陈立平的观点:提升卖场运营能力,深挖会员系统大有潜力。
孩子王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炜介绍,孩子王2010年至2013年平均收入增长达135%,综合毛利率达30%;而其成功之处就在于挖掘会员,使会员保持13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各门店会员销售占比平均达90%以上,在孩子王,会员发展、互动与经营已经成为其日常化的能力。
沈炜介绍,孩子王实行“单客经营”,通过内部顾客消费的数据挖掘和顾客调研,通过APP实现客户经理制,贴心、及时、一对一的服务,增强顾客感知及黏性。
比如孩子王移动EIS应用,其通过APP工具,孩子王的员工可在招募新会员时检查某个手机号码是否办理过孩子王会员卡;员工可按照多种维度过滤条件查询自己管理的会员;APP工具还可显示当前正在执行的促销战役,以及我有多少名满足该节点活动要求的会员,实现精准会员营销。(来源:中国商报)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百货业突围迫在眉睫 安德利自营商品销售比重达80% 广州百货业上半年销售颓势已定 促销难掩乏力 百货业在“泥泞”中前行 上海友谊股份总体面临困境 电商来袭 两岸百货业应战方式大不同 电商年中大促将袭来 广州百货业盼拉动内需政策 搜索更多: 百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