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冲击,餐饮网购成风
此外,对于购物中心与餐饮企业而言,电商的冲击既是机遇,亦同样是挑战。
电商冲击之下,百货和服装品牌零售商面临成本上涨和销售额缩减的困境。“抗衡电商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不少购物中心,就纷纷打造新的经营主题或特色区域,给予顾客新的消费体验,纷纷提高休闲娱乐和餐饮等体验式业态的比例,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昆明至祥研究中心认为:“购物可以转变为网络消费,甚至洋快餐也可以转变为网络订餐家里消费,但中式餐饮最大的特点就是口味的独特性,要求消费者必须当固定的就餐环境方可享受,就规避了网络渠道形成的竞争。相反,网络和电商可以成为餐饮业态推行聚客的好帮手,信息传播的有效渠道,如微信公众平台、团购网站、微博往往可以通过特色活动形成快速的消费群体聚集,低成本的带来大量的人流量和消费者,实现商业地产成熟的加速,让项目更快的走上良性发展的高速公路。”
同时,餐饮业是商场聚人气的最好渠道,它与儿童业态、休闲娱乐业态的互动性很强。也是电商冲击之下,商城的调整业态。
因为,吃客的到来,购物中心内不再冷清,而也实际拉动了整个城市商圈的再改造。
亦如孟少军所说:“你抓住了消费者三分之一的消费,难道还不能够抓住消费者3-5个小时的购物时间吗?”同样,体验业态,对于购物中心的带动力,亦得到了统计数据的支持。
据统计,消费者在超市逗留的平均时间是45分钟,而在真正的配有较大比例餐饮、休闲、娱乐的体验购物中心,消费者逗留时间约为2.5到3小时。
由此可见,对抗电商,餐饮越来越成为购物中心的定心丸。
洋品牌,不一定洋气
在看过规划,看过硬件条件,看过租金水平,交通动线规划和设计之后。我们将商业地产与餐饮企业的联姻转移到“品牌招商”上来看。
我们会发现,大量的洋品牌一直是众多购物中心的香饽饽。据数据显示,继2011年以来,包括意大利著名手工雪糕品牌Stickhouse、台湾知名茶饮连锁品牌 CoCo都可茶饮、韩国美味化妆品护肤品牌 SKINFOOD思亲肤等众多洋品牌进驻昆明,其实,仔细关注就会发现,不仅是这些洋品牌众多,另外一些高频出现的品牌基本是目前全国150多个购物中心的标准配件。如星巴克(94个购物中心引进)、150个购物中心占比63%;而满记甜品(49个购物中心引进),150个购物中心占比在33%;DQ皇后(77个购物中心引进),150个购物中心占比在51%;韩国料理汉拿山(30个购物中心引进),150个购物中心占比为20%;必胜客(81个购物中心引进),150个购物中心占比在54%左右;而肯德基(97个购物中心引进),150个购物中心占比在65%,是众多餐饮店中的姣姣者。同时,从选择、店面要求及租期合作等方面来看,肯德基一般合作区不低于10年,同时,店铺面积也要求至少是350平方米,而面宽至少12米,其他的一些要求,餐饮铺面基本能够满足。
不仅这些洋品牌的进驻速度快,规模大,也常常是中餐购物中心宣传的亮点之一。
而这些所谓的洋品牌,究竟有多少魅力?其标准花的操作流程一直是其快速扩展的重要原因,另外,外带文化性的侵蚀,也是这类洋品牌走得快的内在动力。但从近期的市场来看,洋品牌似乎开始并不那么畅销了,而开发商对它的态度也开始有一些转变。“就目前来看,众多洋品牌对于购物中心来说,是鸡肋,没有觉得不足,有了也觉得作用不大,但不少定位青少年儿童客群的洋品牌依然魅力十足。”至少,在加大儿童业态的背景之下,儿童饮食,亦是带动人流的必杀技。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餐饮业对购物中心贡献度上升 如何合作共赢引关注 湘鄂情撤离餐饮 谁让孟凯在餐饮业无路可走? 2014餐饮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甜品店成购物中心标配 已超餐饮业态的1/3 重庆餐饮业迎洗牌元年:去年营业收入最高降幅达50% 搜索更多: 餐饮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