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铜锣湾地区的护肤品店和金店挤满了客人,但是现时客流量明显稀薄了很多。由丁财两旺,到旺丁不旺财,香港未来或面临丁财两不旺的困境。香港特区政府入境处公布内地黄金周假期的入境旅客数目,今年5月1日至3日假期间,内地旅客人次同比减少1.7%,是自2003年推出内地旅客自由行以来首次下跌。而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内地旅客数目也减少2.5%,是3年来首度下挫。
红商网讯:内地旅客是访港旅客消费的主力军,刺激不少品牌在香港急速扩张。但随着内地游客消费模式转变、租金上涨和店铺过度集中的因素影响,品牌扩张速度放缓。
香港铜锣湾以及广东道、弥敦道等购物旺区人头涌动,很难想象2003年非典打击下,香港零售业的萧条。为了支持香港经济复苏,中央推出内地旅客自由行,其后内地旅客在港消费强劲增长。
自由行实施前香港旅客达1660万人次,其中41.2%来自内地。2013年,访港旅客数字已升至5430万人次,当中75%来自内地。
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的数据,2013年在香港过夜的内地旅客的人均消费为8937元(港元,下同),而不过夜的内地旅客人均消费为2721元,都高于其它地区的游客。内地游客消费对香港零售业的占比日益增加,由2004年的14%大幅增至2013年的34%。
内地旅客购物战利品丰富,其中服装、化妆品、药品以及首饰钟表等商品最受欢迎,也影响着香港零售业格局。2004年至2013年期间,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零售店的数目激增15倍,而珠宝首饰及手表的商店也增加30%。
然而内地旅客带来的消费力开始减弱,去年内地旅客人数增加16.7%,增幅有所放缓。同时内地旅客消费模式也改变,由高档商品为主渐渐转向中档产品。数据显示过夜旅客的人均消费增幅由2009年为16.6%,持续放缓至2013年的4.3%,业界称为“旺丁不旺财”。 共2页 [1] [2] 下一页 个人游削减或重创香港零售业 商场仍乐观 香港零售业遇冷:业界忧骨牌效应 3D打印技术能拯救零售业?沃尔玛和律师观点相反 零售业嬗变:天猫超越苏宁 外资阵营分化 印度有望进一步向外资零售业开放 竞争更激烈 搜索更多: 零售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