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北京电商销售额首超传统百货业、万达部分项目不再设百货主力店……面对电商的冲击,百货业危机四伏,困难重重。
中国百货业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今年一季度财报,13家公司出现净利润负增长。
然不少百货店纷纷采取加长营业时间、加大折扣力度等行动来吸引消费者,弱化网购狂欢的冲击,但基于成本等因素的限制,这些促销手段无法长期持续。
在网络购物日益强大的渗透力面前,百货业如何突出重围,破解困境?
增加自营比例
盈石集团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国内大部分百货企业的经营模式以联营为主,但由于百货业长期“二房东”角色使得他们疏于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缺乏对品牌的整合能力,依存于地段及商圈。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走向非传统商圈和非核心商圈来扩大规模进行发展已经不可避免,但同时品牌整合能力的削弱又导致不少百货店在这些商圈的品牌质量大打折扣,这种妥协将百货推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反观国外知名高端精品百货连卡佛,其本土和成熟市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采用买手制模式并拥有优秀的买手团队。但是由于目前中国商业市场发展很不均衡,短期内只有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门户城市具备精品百货的生存条件。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总经理、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中国区发言人张平认为,百货店应该增加自营比例,根据不同商业市场的发展特点和当地消费特色,打造精品百货与本土特色百货相结合,这既有助于摆脱“二房东“的尴尬境地,不受制于主流品牌,又可以突出自身特色,规避同质化带来的恶性竞争。
增强体验性
尽管电商发展迅猛,但体验性消费仍是电商无法满足的。这也让传统百货看到了出路。
通常对于品牌来说,百货店可分割出租面积灵活,装修成本低。知名度有限的品牌还可以通过店里其他高知名度品牌吸引来的消费者推广自己,打开市场。对于消费者来说,百货向来以品种多、品类全而著称。
但是这些优势却被日趋崛起和发展电商、购物中心大大削弱,形成夹击。张平建议,面对各种挑战,百货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固有优势,加强对特定消费者的吸引力,同时还可以借鉴购物中心的特色,结合实际情况准确定位目标客群,借鉴不同购物类型特点,最大化发挥自己的固有优势,增强消费者体验感和舒适度是百货店未来的重要趋势。
比如可以利用集中收银这一百货特色而大力开发集团消费客群,根据品牌与自身定位的匹配程度选择性引入中小品牌并帮助推广,加强对特定消费者的吸引力;同时百货店还可以借鉴购物中心的特色,增设休息区和餐饮区,根据目标客群补充零售以外的生活服务类业态,如不同类型的超市、儿童专区、洗衣修理等,提高便利性等等。 共2页 [1] [2] 下一页 电商冲击下百货业突围:自营、体验业态、O2O 中国百货业双向求生:借力O2O推虚拟支付卡 香港百货业变革遇难题:租金高 招聘难 电商冲击下百货业如何突围? 南京百货业悄然转型 在建购物中心面积排前十 搜索更多: 百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