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小巷周围还不繁华,除了罗姐家,小巷里只有两家小卖部,一个在头,一个在尾,老四哥哥家的小卖部位于正中间,3家“各守一块”,都有自己的顾客圈子,生意互不干扰,和和睦睦。
罗姐一开始没在小卖部。平日里,她和相好的姐妹挑个担子,从当时的螺蛳湾批发点学生用的东西,在昆三中门口摆摊卖,刨除成本,一天也能赚个七八块钱。
可看着亲戚能赚更多的钱,而且只要守在店里,不像她还要起早贪黑,罗姐打心眼里羡慕。她常想,有朝一日,自己能有家小卖部就好啦。
之后,罗姐就经常和老四的哥哥聊,有时也帮忙卖卖东西,就当是取经。她记得,起初店里货品不多,全部加起来还不到1000元。饮料只有百事可乐,啤酒品种也很少,只有昆明酒厂产的白龙潭啤酒和光明啤酒,白酒品种更少,只有昆明本地产的小清酒和玫瑰老卤,烟也只有两三个种类,“价格便宜,最贵的东西也就两三块钱。”
巷口对面就是昆三中。为了招揽学生,老四的哥哥进了很多小零食,价钱5分或者1毛。“特别好卖。”罗姐回想说,“有一种零食叫盐梅粉,是一个小袋子装的,里面有个小勺,学生可喜欢了。还有五毛钱的华丰方便面,卖得也是特别好。”“一毛钱能买好几个糖……最好卖的是果丹皮,它裹在透明的玻璃纸里面,长长的一卷儿,一层一层剥开吃,口感韧韧的,很好吃。”罗姐说着,停不下来。
那几年,小卖部的生意很好,有时候人多,两三个人招呼还忙不过来,“一年下来,除去成本,每月净利润有20%左右。”罗姐说,“虽然赚得不多,但那时大家的生活成本都不高,日子过得也还可以。”
再后来,罗姐不再做流动摊贩,专门给老四哥哥看店,月入300元。
那段时间,巷子里的其他小卖部生意也不错,钱赚够了,人就走了。后来者又在小巷里开店,走前人走过的路。 大型超市的兴起影响了许多小零售店的生意 记者谢瑞/摄 1984年,尚义街附近的太和百货店。这是零售业的“原始形态” 张卫民 供图
三
1999年,老四的哥哥赚到了钱,花4万元买了辆夏利车后,将小卖部转给了罗姐。罗姐成了真正的老板。
小卖部的生意保持得不错,商品也越来越多。矿泉水增加到五六种,饮料、啤酒、白酒、烟的品种也越来越多,进货价也越来越高,罗姐的利润少了许多。但因为有熟客,日子还不算太难。
上世纪末,街头的公共电话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罗姐也跟风,花3000多元在小卖部装了一部电话。“那时,长途好像一分钟六七角钱,现在看来算贵的,可打电话的人不少,特别是逢年过节,有时打电话还要排队。”罗姐记得,光这块的收入,每天都有近二十元。
来自农村的罗姐没想到,城市商业的繁荣,并非人人都能从中获益。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零售业面临“最低增速” 全力探寻转型新路径 石家庄零售业备战五一商战 提前半月“抢食” 昆明城市化浪潮下 零售业小店艰难生存[组图] 增速放缓利润下降 零售业全力探寻转型新路径 电商“神出鬼没” 石家庄零售业提前半月“备战五一” 搜索更多: 零售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