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在同质化、超体量、电商的冲击下,如今的昆明商业地产疲态尽显,已陷入了只求出路,而不问出路的怪圈。正所谓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在昆明商业地产开发商面对困局一筹莫展的今天,或许寻根问底的求索原因对症下药比一味模仿其他城市的做法来的靠谱。
综合体集中出现诱发同质化
去年发布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力争5年内,全省规划建设100个以上综合性高、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城市综合体”。
在政府看来,商业地产不仅能提高周边土地价值,还能增加就业、改善产业结构、装扮市容市貌,这些是普通住宅所不具备的。
据了解,2009年昆明建成的城市综合体只有8个。而在今年的春交会上,螺蛳湾中心、润城、新都昌、涌鑫、七彩云南第壹城等项目都推出了大量商业体。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昆明已建成、正在建设和规划当中的城市综合体数量就达到了40余个,商业容量将超过1000万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综合体的主要商业无非是写字楼、公寓式酒店,再加上一些临街销售、购物中心,规定这些城中村必须要有那么多的商业体量,肯定会造成商业属性或者体量的同质化。
零售+餐饮+KTV/电影,这样的商业模式在昆明实在太多,特别是在市中心核心商业圈多得让人感觉到疲乏。不管你是去新西南、百盛还是昆百大、顺城购物,还是就餐,发现经营的商家品牌是惊人的雷同,甚至连价格都一模一样。出现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昆明的商业模式单一、业态雷同、品牌同质化严重所导致。“做片区商业体量偏小,做社区商业又和市中心的商圈模式雷同,现在定位两难。”西市区某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营销负责人最近和记者聊天时感叹,该项目取得预售证已有时日,但商业部分尚未最终定位进行推广。“一旦定位错位出现于周边商圈同质化,最后肯定会被市场淘汰。”这位负责人说,现在的商业模式很容易被复制,市场跟风也很严重,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
“量变”引发“质变”思考
“1972万平方米商业供应量”、“700万区域人口”、“人均商业比接近3平方米”,昆明商业体量超标俨然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在商业超速成长的背景下,商业地产的量变已经悄然进行着。 共2页 [1] [2] 下一页 恒大拟在深圳红岭路建600米高城市综合体 今年南京将添10多座商业综合体 副城商业中心崛起 华润置地80亿综合体地块落定 贵阳再演大盘模式 恒大拟在深圳红岭路建600米高城市综合体 地块面积2.2万㎡ 南京商业地产发展迅猛 今年将添10多座商业综合体 搜索更多: 综合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