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本土很多做加盟的便利店管理松散,导致“连而不锁”,根本无法发挥规模优势,更别提在物流配送、消费者数据分析等方面挖掘利润。这也导致了很多便利店企业在各自为战,跨区域扩张。从珠三角地区目前的情况就可见一斑。
但是,另一位拥有1000多家门店的便利店企业领头人付欧(化名)却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中国的便利店发展已经开始步入另一个阶段,特别是在现在大卖场受挫,小型店受宠的情况,从竞争走向兼并联合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正如他分析的那样,随着市场的成熟,各地的品牌便利店品牌会越来越集中,这种现象已经在个别省市显现。例如便利店发达的广东东莞,经过不断兼并联合,目前主要是美宜佳、天福和上好三家争霸。
他也坦言,未来人力租金等成本会继续上涨,人力成本将提高5%~10%,租金上涨虽有所减缓,但依旧是高位慢行,对此今年公司的投资成本将会有所压缩,较去年降低10%,但扩张态势不减,计划新开门店300~500家。
此外,在便利店行业的兼并联合从未停止,只是很多企业不知名,大家不了解而已。未来这种现象在便利店行业也会越来越多。
尾大不掉
便利店市场暗潮涌动,但上述报告却表明,拥有1000家以上门店企业的单店平均年销售额为168万元,利润率仅0.3%;规模最小、只有300家以下门店的便利店品牌单店平均年销售额却能达到最高的269万元,利润率2%。
正如业内人士分析的那样,盲目扩张,很容导致“尾大不掉”。
赖阳也表示,7-11这样的外资企业靠密集开店降低了物流成本和营销成本,但国内企业的精细化程度不足,物流和供应链系统不完善,特别是在消费者需求研究上的短板,让目前很多便利店的日营业额无法与外资企业竞争。这种情况下摊子铺得越大,成本就会越高,扩大亏损。
这个观点得到了代鸿昌的认同。他告诉记者,中业爱民今年计划从打造内功出发,注重管理和商品结构调整,提升单店盈利能力,降低开店速度,计划开出新店100家。
据他透露,目前中业爱民平均毛利率在22%左右,低于目前便利店平均水平,但由于采取以加盟为主的紧密型管理,400多家门店中有九成以上为加盟店,由公司统一管理、采购、配送,加盟店从开店到经营都由公司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指导。由于公司直营店少,成本低,目前企业正处于盈利的状态。
“7-11虽然1992年就在深圳开出了第一家店,但目前也只有150家店”,洪飞也指出,尽管如此,每月超过5000万元的销售额却让内资便利店艳羡不已,而内资便利店普遍达不到单店单日销售额过万的业绩。
这也意味着内资便利店在买店入市、扩张开店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实力,特别是经营内功,特别是在最后一公里的布局上。全家董事长潘进丁就表明,随着通讯技术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型态已经开始改变,数位服务成为便利商店业下一个战场,如网拍付款/取货、线上游戏点数购买、虚拟电子钱包等,都是接下来的发展机会。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加入了移动支付大军,例如7-11、美宜佳、十足。“目前我们也将上线移动支付,为顾客提供更多便利。”代鸿昌表示,代收快递、自提等业务早已成为便利店标配。
只是,如何超越盈利性,利用好手上的资源,平衡规模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便利店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 (超市周刊 凌晨) 共2页 上一页 [1] [2] 乐购在津5家卖场 或统一更名“华润万家” 大润发超市落户江西抚州 “下基层”成卖场致胜法宝 重庆家居卖场总数超过30个 拥抱电商是必然趋势 趋势:超市大卖场购物频率下降 竞争加剧 超市大卖场购物频率下降 竞争加剧 搜索更多: 卖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