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另辟蹊径还是重蹈覆辙?
有人预测,这一批本土中端连锁酒店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加盟商的争夺战。经济型酒店依靠特许经营店加速布局实现了跑马圈地,却落入利润率薄如蝉翼、管控漏洞屡被曝光的“囚徒困境”,在中端酒店市场,几大酒店玩家和加盟商的双赢之路又该如何走?
加盟模式助力跑马圈地
2013年底,为旗下中端酒店扩张呐喊最响的,无疑是华住和铂涛。根据华住的构想,2014年全季计划从50家增至120家,2015年达到200家;2014年星程从53家增至70家,2017年增至300家。铂涛的希望是新品牌在5到10年达到各300家左右。
两者的区别是,华住旗下全季和星程在2013年初启动奔跑模式,两个品牌经过了前期调整、磨合才大规模招商,特许经营店和直营店并存,特许经营店比重持续增加;而铂涛旗下麗枫、喆·啡和ZMAX从去年7月开始推出,从一开始便采取加盟扩张的方式,基本上是全加盟店。相同点在于,跑马圈地都依靠加盟模式。
跟经济型酒店从物业战升级到价格战,再到加盟战的几个发展阶段不同,中国传统三四星级酒店大量存在的客观现实,以及经济型酒店加盟模式的甜头,使得本土中端连锁品牌的扩张从一开始就俨然是加盟商的争夺战。有意思的是,新中端品牌的出现并不急于在一线城市先声夺人。铂涛旗下第一家开张的麗枫酒店地址在珠海,第一家开张的ZMAX酒店将是其武汉光谷店,而智尚酒店除了住友酒店总部所在的杭州外,第二个入驻的城市竟然在乌鲁木齐。黎洪刚和朱晖不约而同地表示,出现这种现象都是因为找到了合适的物业。由此,也可一窥本土中端连锁品牌对加盟商的重视程度。
加盟商争夺大战冷思考
在争夺加盟商的招数上,各酒店集团无一例外地甩出颇具吸引力的折扣,甚至免收某项杂费,纷纷以旗下经济型酒店的绩效推算和勾画出中端品牌更美好的前景。为维系和发展加盟商,华住甚至想办法为加盟商解决短期资金不足的困难。
但中端酒店品牌的加盟商争夺并不是没有隐忧。
有个人投资者及原经济型酒店加盟商担忧:酒店在筹建或改造过程及后期经营中是否还会有意想不到或陆续零散的费用要上缴?管理的完善提升需要的时间并不短,前期管理的投入见不到产出怎么办?同一集团经济型酒店客源是否可有效转变为中端酒店客源?如果总部的中央订房系统输送的客源不足,总部会否想办法帮助其提高收益?酒店集团加盟店规模增加会不会造成同品牌加盟商“互相残杀”?
住过某本土中端连锁酒店的商务人士何先生就抱怨,除了装修和客房面积稍大以外,并没感觉中端连锁酒店和经济型酒店有显著区别,“隔音不好,虽然装修得不错,但最基本的住宿体验令人失望,还不如住经济型酒店或者团购五星级酒店性价比高”。
赵焕焱提醒,酒店集团要注意中端品牌加盟商的数量和质量平衡,避免加盟费价格战引发的恶性循环。虽然酒店集团在渠道、管理、经营等方面可对特许经营店进行管控,但本土经济型酒店还是时不时曝出“卫生门”“安全门”等事件,克服这些问题,也是本土中端连锁酒店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中投顾问酒店餐饮行业研究员萧宇嘉分析,中端酒店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软实力因素上,与经济型酒店相比,需要转变投资规模及经营理念。
3.品牌先行还是市场为王?
“中国中端市场不缺酒店,缺的是品牌”—这几乎成为玩家们的共识,也成为一批各有特色的中端品牌被“催生”的动力。不管是“品牌先行”激发消费需求,还是“市场为王”检验消费欲望,品牌战将成为玩家们的新战场。
单体酒店盈利能力差
业界普遍认为,那些设施老化、理念陈旧的传统星级酒店业绩每况愈下,正在重蹈二星级酒店市场被经济型酒店蚕食的覆辙,逐渐受到连锁中端酒店的挑战。赵焕焱的统计数据也证实,2012年全国五星级酒店平均利润为855.94万元,四星级酒店仅为10.25万元,三星级酒店则亏损13.07万元,三、四星级酒店盈利能力岌岌可危。
“消费者对中端酒店的需求不断增长,三星级酒店却趋于没落。”上海锦江都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COO李予恺告诉记者,锦江都城达华酒店就是个典型案例,改造前入住率和房价双低,调整为锦江都城品牌并改建升级后,入住率和房价大幅上升,原来只有300多元的房价上升到500多元。
华住首席财务官和运营官张敏也表示,虽然目前国内各档次的酒店都有充沛的床位数,但“市场上适配的供应不多,错配的供应很多。
国内单体三、四星级酒店多为政府或国企投资兴建,装修用料实在,但配置和设施基本相似,定位也雷同,孤身作战且营销能力有限,盈利能力较差”。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数据显示,中端酒店市场的前10名运营商,目前只有不到5%的市场份额,其余95%则小而分散。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首旅集团董事长段强:首旅欲购高端民资酒店 我国酒店业掀主动降星潮 业内称与反腐不无关系 首旅酒店资产收购进入关键阶段 新华联韩国济州岛3.4亿买地建酒店 酒店“年会生意差” 年夜饭流行“私人订制” 搜索更多: 酒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