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趋势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业趋势 >> 行业态势 >> 正文
以静制动 内资便利店的另类活法
http://www.redsh.com 2013-01-28 红商网 发布稿件

  红商网讯:“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停。”这句《一代宗师》电影中的经典台词似乎已经成了许多外资便利店在中国市场不断扩张的真实写照。但是对于大多数内资便利店而言,他们的表现也许用“以静制动”表述更为准确。

  过去的一年,外资便利店因成本过高、过于超前等原因频频陷入关门漩涡,而在刚性成本相差不大的前提下,门店形象有些土、服务人员“大妈级”的内资便利店却有着自己的独门秘笈,在外资对手的跑马圈地下仍然活得有滋有味。

  跟风关店

  2012年末到今年初,似乎成了便利店集体关闭调整的年份。

  “津工超市2012年关闭了20家,2011年关闭了70多家。”对于目前有400多家的天津津工超市而言,其总经理温象钊并不觉得这样的关店速度有什么不妥。

  他对记者解释道,2011年那种大批量的关店是对门店的一次大调整,当时许多门店选址过于冒进,与企业规划和定位不符,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进行关闭,关店也是一种止损的方式。

  不仅仅是津工,在去年年底,一波声势更为浩大的关闭潮似乎正在涌来,包括一向以规模迅速占领市场的外资便利企业。

  去年底,7-11在上海和广州关闭了30多家店,全家便利店也关停调整了数十家门店。

  “日营业额2500元是一条红线,在此标准之下的门店或都将纳入关闭范畴。”这则是重庆罗森近日发出的关店标准,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持续亏损和几乎看不到盈利前景的门店,必须关停止损。

  而在便利店竞争异常激烈的上海市场,颇有老字号之称的良友金伴便利虽然直营门店多了10家,但加盟店数量减少不少。

  良友金伴便利总裁邱文胜告诉记者,加盟店关店主要原因仍是市场竞争激烈,租金和人力成本无法承受等普遍因素。

  近期,上海可的便利店有限公司正在着手进行战略调整,发文要求日营业额不足5000元的门店退出经营,目前已经陆续关闭了位于杭州、嘉兴、无锡、南通等地的几十家24小时便利店。

  而在河北,便利店关闭的情景也不时显现,今年以来,仅国大36524就因为拆迁和店面升级关闭了几十家门店。

  谁在盈利?

  关店是为了止损。而未关闭的店,也未必盈利。

  “全家便利的亏损目前很厉害。”上海某本土便利店企业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上海便利店的盈利水平几乎全军覆没。

  而才入驻天津市场不到一年的7-11,已经拓展了60多家门店,但据其内部人士透露,其单店平均日营业额不到1万元,相对于北京7-11 每天1.5万元以上的单店营业额要逊色得多。

  不过,对于上海便利店普遍不盈利的说法,邱文胜则给予了否定,因为拥有60%以上自有物业的良友金伴就是一个反例。

  “其他便利店品牌是否盈利不清楚,但良友金伴便利目前是盈利的。”他向记者透露,从单店业绩而言,目前良友金伴的单店平均日销售额是7000元,相比于全家便利不到一万元的单店平均日销售额虽然少了些,但在开店成本方面,良友金伴相对要少得多。

  “设备上的投入目前都差不多,主要差别在于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上。”邱文胜告诉记者,良友金伴便利的门店以社区型为主,服务对象以社区居民为主,由选址决定,主要交通干道以及十字路口的高价位地段不是其选址范围。

2页 [1] [2] 下一页 

中石化易捷便利店之殇:模式之困

杭州粮油今年要开20家粮油便利店

北京便利店新添便民自助缴费终端

盐城年内建百家社区便利店 打造便民消费圈

7-11、全家等国际便利店有望进入扬州

搜索更多: 便利店

责编: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