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新浪证券 作者:夏虫工作室/春涵
核心观点:在华泰股份与财务公司往来上,同样出现高存低贷现象,且持续多年。然而,颇为不解的是,公司一边较大资金存于财务公司,另一边却又通过可转债等方式募资。公司可转债最终折戟背后,究竟是融资必要性存疑还是踩中可转债发行的盈利红线?
近日,上市公司存于财务公司资金频繁“爆雷”,上市公司存于财务公司资金安全问题或刻不容缓。
先是6月4日ST亿利(维权)称超39亿元存款存在重大可收回性风险;6月18日晚间,东方集团(维权)又称超16亿元存款大额提取受限。上市公司资金究竟有没有被占用?
事实上,近年财务公司资金风险也引发监管重点关注。一方面,财务公司频现违规财务方式频繁出现存贷款业务违规、信贷资金被挪用、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高管长期缺位等问题;另一方面,近年上市公司资金违规占用频发背后浮出财务公司身影,财务公司正成为资金占用的隐蔽通道。
据统计,财务公司累计高达277家(注: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国存续241家),其中大部分国企央企为主,民企财务公司为45家,占比不足两成。值得注意的是,民企注册资本金明显低于国企央企整体平均水平。
部分财务公司截图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向财务公司存款显著大于贷款。据悉,截至2023年末,上市公司在关联财务公司的存款余额超1.6万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42.3%;同期贷款余额为7340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31.7%。随着外部大环境周期性承压,上市公司与财务公司之间业务往来可能诱发的资金风险或需要监管及投资者再次高度重视。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将对存续的241家财务公司可能与A股上市公司之间发生业务往来的进行全面深度复盘。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第一,对于民企,我们重点关注财务公司背后是否可能出现“资金黑洞”。我们将重点筛选出可能呈现出风险信号特征的公司,即出现“高存低贷”、“母弱子强”及存贷结构失衡与利率不匹配等特征信号的公司;
第二,对于国企央企,我们侧重点关注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上,如上市公司资金有没有可能流向集团低效资产,或上市公司低息向财务公司存巨款同时又高息外部机构举债的大存大贷行为等等。
在华泰股份与财务公司往来上,同样出现高存低贷现象,且持续多年。然而,颇为不解的是,公司一边较大资金存于财务公司,另一边却又通过可转债等方式募资。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可转债最终折戟,这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长期在财务公司高存低贷 可转债募资必要性存疑?
根据公告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华泰股份存于财务公司的资金分别为17.68亿元、14.11亿元、12.02亿元,占货币资金之比分别为60%、62%、59%;同期其向财务公司贷款资金分别为2.32亿元、2.35亿元、4亿元,占公司总贷款之比分别为10.6%、10.96%、16.18%。 共2页 [1] [2] 下一页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