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策略何以为继
中创新航以类似价格战的方式激进抢市场,尽管带来了份额的快速提升,但副作用也显而易见,盈利能力受损首当其冲。
2019年-2021年,中创新航毛利率分别为4.8%、13.6%和5.5%,远低于同期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同行20%-30%左右的水平。
2019年-2021年,中创新航净利润分别为-1.56亿元、-0.18亿元和1.12亿元,2019年、2020年两年净利润亏损,2021年实现扭亏转盈,与公司在这一年出售子公司获得3.47亿元非经常性收益密不可分。
此外,2019年-2021年,中创新航收到的政府补助分别为3.09亿元、1.35亿元和3.65亿元。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和处置资产的收益,中创新航将持续大幅亏损。
更重要的是,主业亏损之下,中创新航短视的选择了缩减研发支出的力度,来缓解业绩压力。
2019年至2021年,中创新航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84%、7.15%和4.18%。经过连年下滑,2021年研发费用率已落后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和国轩高科。公司近3年研发费加起来只有6亿多元,相比宁德时代同期142亿元的研发投入,绝对值相差高达23倍。
招股书显示,中创新航拥有793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50项,更多是实用新型专利,未提及在海外有专利布局。而截至2021年末,宁德时代共拥有3772项境内专利及673项境外专利,正在申请的境内和境外专利合计5777项。
真金白银的投入差别带来的是巨大的技术含金量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11月的战略发布会上,董事长刘静瑜再次上调了公司产能规划,将原计划2025年实现200GWh的电池产能目标提至500GWh,并将2030年的产能目标翻倍至1000GWh。
考虑到每GWh产能背后3-5亿元左右的实际投资额,以及中创新航30多亿元的账面资金,上述规划无异于天方夜谭。
行业发展即将进入“淘汰赛”,中创新航如果还停留在以价换量和野蛮扩张的初级阶段,对公司而言,未来前景或凶多吉少。
来源: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昊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中创新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