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19日收盘,泡泡玛特股价继续下跌至22.25港元,创上市以来新低。进入7月,泡泡玛特股价下跌明显,短短十多个交易日即已腰斩;拉长时间看,其股价自去年2月创下106元高点后,至今已跌去八成,市值从1500亿港元跌至300亿港元。
7月15日,泡泡玛特发布的中报业绩预警,上半年预期收入增速下滑至30%,净利润同比负增长接近35%,为其首次负增长。17日,泡泡玛特召开业绩交流会,将利润下滑归于疫情影响。
在拆开自己的商业盲盒后,市场并未看到预期中的“潮玩茅”逻辑兑现,取而代之的或是一个以普通玩具为载体、以“轻赌博”式消费为卖点的“类游戏”业务。
销售不振 成本上升
针对上半年收入增长未达预期,泡泡玛特给出的解释是:疫情反复致线下门店关停、物流受限。
这确是事实,但或只是部分。泡泡玛特中报业绩交流纪要显示,4至5月疫情严重,各渠道确实销售承压;但6月疫情已大幅缓解,泡泡玛特的销量却仍是负增长;至7月部分渠道降幅才有收窄。更直接的原因,或在于消费端:泡泡玛特盲盒在年轻人心中已经“不香了”。
在小红书上,“泡泡玛特退坑”的笔记已经突破10000篇;在二手市场上,一度被疯炒至15000元的高端产品MEGA,价格已经腰斩,而普通产品在闲鱼两折价就能包邮带走。
在泡泡玛特线上销售平台的回复中,有消费者感慨:“红的IP就那么几个,现在谁还买这些东西?”
一面是渠道不畅、销售下滑,一面则是成本刚性增长。据业绩交流会披露,泡泡玛特上半年采购成本上升、模具成本增加,同时包括品牌推广、广告宣传、物流仓储、甚至人力资源等费用也在增长。这导致了公司上半年利润下滑。
泡泡玛特作为内地潮玩文化开拓者和潮玩行业领先企业,于2010年11月成立,2020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发展成为内地规模最大的潮流玩具公司。2018年和2019年,泡泡玛特的增长极为迅猛——营收增速均达到了200%以上。2019年至2021年,公司增速略有放缓但仍亮丽,分别实现营收为16.83亿元、25.13亿元、44.91亿元,增长约227.19%、49.31%、78.6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1亿元、5.24亿元、8.54亿元,增长353.29%、16.05%、63.20%。
为应对业绩下滑,泡泡玛特开始“出国”。
今年7月初,泡泡玛特在韩国首尔开设首家国外旗舰店,7月16日,日本的首店又落地东京涩谷。今年以来,泡泡玛特欧洲首店、大洋洲首店、美国快闪店相继开业。据管理层在17日交流会上透露,目前泡泡玛特国外已开业门店有26家,其中12家是固定的长期门店,14家是租期为一年左右的快闪店。
根据纪要,预计到今年年底,泡泡玛特国外门店将开到42家。
“潮玩茅”本质是玩具
对于投资者而言,最想一问的是:影响泡泡玛特的不利因素会消除吗?“潮玩茅”还能回来吗?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泡泡玛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