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欧普康视第四季度业绩不及预期,净利润大幅下挫,同时盈利或将面临渠道规范与集采双重夹击。
近日,欧普康视公告了2021年的业绩,但是二级市场似乎并不买账,次日股价大幅受挫。
1月19日晚,欧普康视发布的2021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在5.20亿元至6.07亿元,同比增长区间为20%至40%。
然而,2021年前三季度,欧普康视的净利润为4.76亿元,则欧普康视的第四季度出现负增长,变动幅度为-17.61%与-72.33%之间。
第四季度的负增长似乎引起了投资者担忧,次日开盘后公司股价大幅下挫,1月20日,欧普康视低开低走,最终大跌8.73%。对于欧普康视,市值最高时超过900亿元,如今仅剩三成左右,目前市值在340亿元左右。
公司是国内角膜塑形镜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硬性角膜接触镜类镜片及镜片护理产品,其中角膜塑形镜为主营产品中的核心。由于产品进入门槛高,现金流好,盈利能力强,近视矫正需求空间大等特征,欧普康视一度被市场认为潜力巨大的黑马。然而,随着集采范围进一步扩大,欧普康视的商业模式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让市场担忧,即:
其一,当监管要求严格规范执行后,公司增速是否会被压制?
其二,随着运营规范在二级及以上医药运营,集采的进一步扩容,这种高值医耗品的超强盈利是否可持续?
渠道运营规范存隐忧?
角膜塑形镜的使用规范监管要求十分严格。角膜塑形镜又简称OK镜,属于III类医疗器械产品,相关验配属于医学验光而并非商业配镜,在临床使用上,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必须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
卫健委对终端要求也十分严格。根据2001年发布的《卫生部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验配角膜塑形镜管理的通知》(卫医发〔2001〕258号)。该通知要求,验配角膜塑形镜的医疗机构为二级(含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
而欧普康视的终端渠道参差不齐。截止2020年末,公司已建成马鞍山、蚌埠、宣城、六安、合肥等十家康视眼科医院,在安徽、江苏、湖北、陕西、福建、广东等地拥有眼科门诊部、诊所、视光中心、社区眼健康中心等约230家视光服务终端。2020年度欧普康视又投资增加了70余家自有视光服务终端,包括医院、眼科门诊部、诊所、视光中心等。
对于诊所、视光中心等是否符合二级医院规范呢?根据我国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一级医院为直接为社区提供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综合服务的基层医院,二级医院是跨几个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地区性医院,是地区性医疗预防的技术中心。那欧普康视的业务是否存在合规执业运营呢?
事实上,去年10月中旬就曾网传北京重申角膜镜验配要求,使得欧普康视股价重挫。
据传,北京市监督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京卫监所﹝2021﹞20号),其中提到,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角膜塑形镜验配服务,如有开展,将予以叫停。2021年10月15日公司收盘报65.23元/股,跌幅11.22%。
轻研发重销售背后的“贿赂”顽疾
公司采用经销和直销相结合的模式。在经销渠道方面,公司拥有一批已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经销商,授权他们向某个特定区域,或某些眼视光服务机构销售公司的产品。而对于一些民营医院和公司(及子公司)所在区域的非民营医院,公司或子公司将产品直接销往医院。
根据公司披露,2018 年-2020 年,公司直销模式收入占比分别为 47.86%、 57.36%及61.15%,直销模式收入占比呈上升趋势。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欧普康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