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决定了Costco在中国是没有什么竞争者的,唯一同类型的竞争者是山姆会员商店。其他企业提供不了这样的文化张力与具有同等级的全球供应链水平。
进口品项、西式文化则更容易做差异化。中国是制造大国,要基于本土品项做差异化是比较难的,这就构成了Costco的竞争优势。
在美国市场,以Costco大本营——加州为例,Costco门店客流其实主要是拉美裔和华裔等亚裔“新移民”,黑白“老移民”客流占比其实相对不多。这也为Costco在中国市场带来了更强的辐射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至于为何华裔和拉美裔客流比较多,《商业观察家》认为可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新移民很多都是大家庭,根据一些人口调查数据显示,新移民出于安全感等因素原因,更倚重家庭带来的保护,一些国家的数据显示,新移民女性的生育率是明显高于本国“原住民”的,平均会多生出一个左右小孩(但二三代移民跟原住民的生育率水平就趋同了),而家庭消费市场是仓储式会员店的目标客群。大包装的售卖形态更适合家庭消费,能带来更多节省,会更有吸引力。
这个逻辑在中国也可能适用。就是外来人口更多的城市,仓储式会员店市场容量更大,比如深圳、上海等城市,尤其是像深圳这样的移民城市,山姆很早就在深圳做出了非常高的市场表现。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外来人口(新移民)也更容易接受新东西,更容易接受新的生活方式,更愿意去找新的身份认同,会员店则给了他们新的身份认同。
Costco于中国的挑战则在于:1、大包装形态有弱点。
从《商业观察家》对美国Costco的一些华裔用户访问来看,即便在美国的家庭市场,很多用户都“敬畏”一些大包装商品。
比如48个装的面包,保质期只有三天。很多用户不敢买,买了肯定吃不完要浪费的。
还比如10个装售价60美元的波龙尾,有美国消费者称,吃了半年才吃完。
中美国情不同,甚至可以说美国与全球任何国家的国情都不同。
美国人太浪费。能源储备丰富、地大人稀产出高,所以,美国人住大房子、开大车、食物大量浪费,这样的生活方式,甚至城市布局在很多国家都不具可复制性。很多国家的资源都支撑不了这样的生活方式。
一些市场人士甚至称,在美国市场,Costco的核心优势就是价格+浪费。价格是指精选品项、量大做出的效率化优势。再加上美国市场以进口为主,没有本土制造业的竞争与商品供给,进口商形成了一些“垄断性”优势。像Costco的可乐都是从墨西哥进口的,饼干等来自加拿大,只有一些大包装食品来自本地。
所以,在美国,亚马逊都干不过Costco。
浪费就是指,美国家庭市场对浪费的容忍度低,支撑了大包装售卖形态,以及Costco的规模量。
那么,大包装形态要在已经“小家庭”的中国市场大范围铺开,挑战肯定有。中国家庭对浪费的容忍度肯定没有美国家庭高。
2、商业客户。
从山姆会员商店于中国的经营来看,比如山姆的全球销售额最高店(原山姆深圳深国投店),来自商业客户的销售占比就在30%左右。
商业客户是所有商超零售商都要极力争取的,因为要做高流水,做高规模量。
仓储式会员店这种形态对商业客户有很好的吸引力。高品质标准的商品体系、前沿潮流生活方式带来的身份价值体验、宽敞舒适的购物环境、“批发型”超市大包装售卖形态能带来的节省等,对商业客户都很有吸引力。
过去,每进入一地,山姆都能对商业客户、中高端用户产生很好的“虹吸”效应。
所以,在山姆耕耘中国市场已经很久了的情况下,Costco怎么做商业客户也是一大看点。
3、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
中国市场的需求非常多元化,消费变化非常快。很多业态,如餐饮,甚至仓储式会员店本身,到中国市场做都需要实现更高的新品上新率来满足用户需求。
这一块肯定也会是Costco所要面临的挑战。
就美国市场来看,Costco也是吃不了当地的很多超市的。各个超市都能找到自己的强势领域来满足用户的部分多元化需求。
比如,很多美国消费者会去howie's买牛排,去trader joe's买蔬果,去全食超市买有机食品,还有不同国别的个性化超市,例如中国超市、日本超市等等。Costco在美国市场的最核心优势品类是日用品和大包装食品。这块家庭日常消耗量大,比较适合仓储店这种形态。
至暗时刻,需要慧眼捕捉光明。
但更重要的是:熬。
很多时候,失败不是因为找不到方向,而是因为熬不到终点。
当下生鲜零售市场,各条赛道都在熬。
为升级与成长蓄力而熬,为度过艰难而熬,为市场份额而熬,为对手而熬,为突破自我极限而熬。
熬很痛苦,但熬不下去一定没有未来。
来源:商业观察家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Cost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