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风口、蹭热点转型,格力地产(600185.SH)陷入了僵局。
格力地产向两大领域转型的大动作均按下了暂停键。
去年5月,全球疫情蔓延,海外股受到约束,免税概念兴起,格力地产趁机筹划收购珠海免税100%股权,大举向免税业务转型。然而,时隔一年多年,因为公司董事长鲁君四涉嫌内幕交易,收购事项搁浅至今,仍未见重启迹象。
疫情之下,大健康火热。格力地产出资17.26亿元收购A股生物医药公司科华生物18.62%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然而,当格力地产打算溢价两亿转让这笔股权之时,科华生物爆雷了,卷入一桩高达百亿的仲裁案件。
其实,早在2016年,格力地产就大规模推进多元化转型,但多元化产业对业绩贡献十分有限,其经营业绩仍然依赖地产。
问题在于,净负债率偏高,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控的背景下,地产竞争力并不突出,格力地产急需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格力地产该如何破局?
免税大健康转型均搁浅
兴冲冲开启了转型之旅,一年半之后,均遭搁浅。格力地产的产业多元化转型道阻且长。
9月24日,格力地产股价下跌1.16%,收报7.67元/股,较9月3日的10.98元/股下跌了30.15%,较去年7月9日的18.10元/股下跌了57.62%。
股价跌跌不休的背后,是格力地产多元化转型陷入僵局。
去年2月,疫情之后,健康成为异常热火的话题。格力地产追着风口,宣布跨界进军医疗产业,其中就包括成立公司生产口罩等医用物资等业务。
但是,真正被市场解读为格力地产向大健康领域转型的是入股科华生物。
去年5月10日,格力地产宣布,以17.26亿元的价格向League Agent(HK) Limited购入科华生物18.62%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科华生物于2004年7月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IVD企业,也曾是国内生产量最大、市场占用率最高、品类最齐全的体外诊断企业。
格力地产收购之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体外检测(IVD)领域景气度高涨。2020年,科华生物实现净利润6.75亿元,同比增长233.55%。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为3.42亿元,同比增长584.50%。
不过,二季度,其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下降4.10%,同比环比均出现下降。
让人意外的是,今年5月,格力地产公告,子公司与科创板公司圣湘生物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拟将所持科华生物全部股权转让给圣湘生物,交易作价19.50亿元。
承载着大健康产业转型之旅,格力地产却将其出售,令人不解。不过,这笔转手生意,格力地产赚了2亿元。
在圣湘生物支付首期转让款5.85亿元一个半月后,也就是今年7月14日,变故顿生。标的公司科华生物涉及一桩巨额仲裁案件,被申请赔付的金额高达105.4亿元。原来,科华生物子公司天隆公司股东申请科华生物支付105.04亿元,收购剩余38%天隆公司股份,否则补偿违约金。
2018年,科华生物收购天隆公司62%股权,并约定以2020年扣非净利润情况相应估值收购剩余股权。2016年天隆公司亏损超600万元,因疫情原因检测试剂等产品销量暴增,2020年净利达11.06亿元。
截至今年6月底,科华生物总资产为60.65亿元。超百亿索赔案,如何收场,备受市场关注。
或受此事影响,今年8月5日,格力地产宣告,终止向圣湘生物转让科华生物股权,退回转让首期款。
大健康业务踩雷,备受瞩目的免税业务也遭搁浅。
近期,格力地产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筹划的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珠海免税)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实现暂停。
收购珠海免税,始于去年5月,当时正是免税业务火热之时,格力地产作价122.15亿元收购珠海免税,大踏步进军免税业务。受此消息影响,格力地产一度连拉8个涨停板。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格力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