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模式逐渐得到认可。
2、资本受限,业务回归理性
瑞幸在资本受限之后,营销上放弃了烧钱式裂变,沿用疫情后的私域营销方式。瑞幸本身模式就是一套线上流程,线下履约的模式,要想开始私域之路,比诸多品牌要容易很多。
做私域的品牌很多,能够盘活的,寥寥无几。私域不是说有矩阵有流程就能发挥价值,而是让私域真正成为用户环节的一部分。
用户对于瑞幸的认知就是线上,消费前的动作就是领券。领券成为私域的强抓手,瑞幸的私域存在感就有天然强势,无论是拉新还是留存,“你想不想便宜喝瑞幸,留在我的私域里面吧”。
然后再通过私域精细化运营,激活用户。不得不说,此前领券的用户教育救活了私域闭环。
除了私域运营之外,瑞幸已经开始在战略收缩,变得更为聚焦。瑞幸对线下门店进行了全面调整,关闭亏损门店;与此同时,还在悄然将小鹿茶做 “改头换面”,部分小鹿茶的门店招牌变成了瑞幸咖啡。
3、扎实的数字化运营能力
瑞幸在财务数据造假之后,经历了内斗、巨额赔偿等,还依然不倒,一方面是之前烧钱累积出了品牌知名度和门店的网络规模,另外一方面是瑞幸强大的数字化能力和稳定的运营产出能力。
瑞幸在门店拓展上,基于数字化运营,实现了良好的复制能力。同样以技术驱动智慧运营的方式,让门店运营变得非常简单。从订单流转、到产品制作、到原料补给、到设备管理、再到人员管理,瑞幸都通过数字化系统实现,尽量减少人为的干扰因素。
例如,瑞幸有一个智能分配系统,顾客线上点单之后,不一定会把订单分配到最近的门店,如果这家店当时处理订单太多,就会自动分配到距离第二近的门店里。
此外,瑞幸还特别强调库存盘点,要求是每天、每周和每个月都要做盘点。这个比较少见,星巴克是一周盘点一次,有些咖啡馆是一个月盘点一次。门店每天会有订单量统计。比如今天有20L牛奶,订单显示用了18L,晚上盘点时,剩余牛奶量要在1.5L到2.5L之间,意思是,有500毫升的容错率,但是不能超过这个数字,否则系统就会“标红”,标红的食材太多,门店就会被追责。
正是如此的精细化运营和系统化程度高,实现了成本的极致控制。瑞幸的人工成本、耗损低于星巴克很多。
04
瑞幸能否重回主板上市?
2020年初被浑水发布的匿名报告做空,当年4月被曝存在财务造假行为,引发一系列后续动荡,2020年6月30日瑞幸退市转至美股粉单市场。
但是,在过去一年的时间,瑞幸在粉单市场的股价,涨幅已经达到了535%。
在美国证券交易实务中,粉单市场里交易的股票,大多是因公司本身无法定期提出财务报告或重大事项报告,而被强制下市或下柜。粉单市场存在监管不足、流动性相对较差等特点。其实对于可以在粉单市场交易的公司,少了很多正常的融资手段,在资本层面算是残疾。
瑞幸有希望从粉单市场公司转到主板吗?
OTCPink粉单市场是OTC市场中的一种,另外还有OTCQX和OTCQB,与纳斯达克并无隶属或管理关系,OTC公司也是独立运营的公司。
OTC市场确实有转板到纳斯达克或纽交所的途径,但对于有着超过一万家的OTC市场挂牌公司而言,转板概率极低,同时转板要求也较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OTC市场企业满足以下条件可提出申请升入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交易:
企业的净资产达到500万美元或年税后利润超过75万美元或市值达5000万美元;流通股达100万股;90个交易日内最低股价为4美元/5美元;股东超过300人/400人;有3个以上的做市商等。
瑞幸在去年9月召回邵先生回到董事局,并且更换新的会计师事务所,已经表明了瑞幸管理层希望重回主板的决心。因为只要持续上交两年财报,就有了重新申请回归主板的资格。
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不是监管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且彼此竞争的。只要一只股票能达到一定市值和交易量,主板都是欢迎的。有分析预测,瑞幸在2021年下半年或许会申请回主板,最迟2022年应该会回到主板。
来源:红餐网 小优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瑞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