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消费者投诉称“别的不提,我是没见过256一公斤的鱿鱼,这个价格一点都不合理,买了一点点东西,就90了,钱那么好赚吗?”。对于价格问题消费者纷纷发出质疑。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绝味鸭脖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其加盟店数量较多、但中央工厂并不多、且物流环节较复杂,使整个食品安全管控处于不确定因素状态。
快速扩张埋隐患
业内人士表示,大跃进式扩张,对绝味食品的单店盈利能力提升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激进的扩张策略,为绝味食品的品控埋下隐患。
纵观绝味食品的发展历程,2008年成立后,绝味食品于2017年在上交所上市。作为"鸭脖第一股",绝味食品在上市之后就备受资本市场的追捧。绝味食品坚持“直营带动加盟连锁”。绝味食品最大的优势也是其门店数量,具有绝对的规模优势。一方面,绝味食品整体的开店成本被摊薄;另一方面,绝味食品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进一步提高。
2014年起,绝味食品以每年超过1000家门店的速度迅速增长。在疫情期间,绝味食品店面数量在仍保持持续增长。公告显示,2020年,绝味食品中国大陆地区门店总数达12399家(不含港澳台及海外市场),全年净增长1445家。
而值得一提的是,同期煌上煌和周黑鸭的门店数量仅为4627家和1755家。
大举扩张也为绝味食品带来了营收和利润的上涨。2020年绝味食品营收52.76亿元,归母净利润7.01亿元。然而,随着加盟模式进入规模化,不断提升自己盈利能力的同时,绝味也不得不面对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毛利率碰到天花板。
数据显示,从毛利率来看,绝味食品近几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据官方数据,2017-2020年,绝味食品毛利率分别为35.79%、34.3%、33.95%和33.48%。
“加盟店越多,物流成本的管理也会加大整体的毛利率消耗,加盟越多,要让给加盟商的利润就越大,因此绝味食品的毛利率是最低的。”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绝味食品在年报中表示,公司采取以“直营连锁为引导、加盟连锁为主体”的销售模式。报告期内,公司加盟门店的数量增长较为迅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90%以上来源于加盟渠道的产品销售。若加盟商在日常经营中未严格遵守公司的管理要求,将对公司经营效益、品牌形象造成不利影响。
实控人多次套现
6月7日,绝味食品发布公告称,绝味食品的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减持不超过1820万股,即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96%。
按6月7日绝味食品收盘市值510.54亿元(人民币,下同)计算,此次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套现的金额将达到15.11亿元。
而对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的减持原因,绝味食品称系自身资金需求,本次减持计划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持续性经营产生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绝味食品控股股东第一次减持套现。
2020年8月31日,绝味食品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上海聚成企业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慧功企业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股东计划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6%的股份,按8月份公司股票中间价计,本次拟减持的股票市值近3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绝味食品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在公司股价创新高的95.8元/股时宣布减持计划。此举也被外界解读为高位套现。
除此之外,2021年的1月,绝味食品再次发布,其控股股东上海聚成企业发展合伙企业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减持3648万股,总金额约25.59亿元。
香颂资本执行合伙人沈萌曾表示,绝味食品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的减持是以净利润增速下滑为背景,逢高减持是结果,“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是促成大股东减持的原因”。(来源:中国网财经 记者 李静)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绝味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