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晚间,蓝月亮发布“盈利预警”,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2021年上半年)亏损4400万港元。相比较,去年同期公司盈利约为3.02亿港元。
去年12月16日,蓝月亮在港交所上市,市值一度达到1122亿港元,不过此后股价转跌,半年时间跌幅超过50%。截至7月23日收盘,蓝月亮最新每股报价8.48港元,总市值497亿港元,距离最高点已蒸发逾600亿港元。
蓝月亮将业绩“变脸”的原因,主要归结于行业价格战引发的毛利率下降。但实际上,公司的麻烦不至于此,营收增长乏力,产品结构单一,进军高端市场受阻等,都让其“洗衣液老大”的地位岌岌可危。
半年的股价大跌,也让陪跑蓝月亮10年的高瓴,收益减少了超50亿港元。
价格战致亏损4400万港元
蓝月亮上市后的首个半年报,就交出了一份亏损答卷。
7月20日晚间,该公司发布“盈利预警”,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2021年上半年),亏损4400万港元。相比较,在2020年上半年,公司盈利约为3.02亿港元。
对于亏损原因,蓝月亮总结为四个方面:一是“价格战”导致降价销售,这部分对2021年上半年的毛利率造成了约9%的负面影响;二是成本上涨,原材料成本与2020年上半年的成本相比有所增加,导致利润下降;三是去年退回“至尊”产品影响毛利,这部分对2021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产生了1%的负面影响;四是新业务不及预期,蓝月亮自2020年第4季度发展的洗衣业务所产生的亏损约为6700万港元。
所谓“价格战”,公司表示,本集团注意到市场上非本集团客户的平台出现过剩的较低价产品,导致本集团的定价策略及本集团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体系受到干扰。为统一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价,本集团向其客户提供若干折扣以稳定本集团产品的市场价格。
公开信息显示,上半年蓝月亮在电商直播渠道采取了低价促销策略。3月27日的辛巴直播间,原价为179元的蓝月亮洗护套装卖99元。天猫旗舰店价格为39.9元的一款蓝月亮内衣专用洗衣液,在薇娅直播间促销价是3瓶89.7元,平均每瓶约30元,相差近10元。
在蓝月亮官方抖音直播间里,促销力度也非常大。例如,原价299元的蓝月亮洗衣液柔顺剂套装以4折125元的价格售出。进一步对比各大电商平台的旗舰店,相同产品在不同平台售价也存在差距。该品牌热销的一款亮白增艳洗衣液7kg套装,在淘宝售价116.5元,在京东、拼多多平台售价分别为104.9元、101.5元。
蓝月亮以价格战的方式应对竞争,或是出于无奈。有分析指出,由于洗衣液同质化严重,且区分度不明显,低线城市人群对洗衣液价格敏感程度高,更倾向于购买价格较为便宜的洗衣液,导致价格战难以避免。
而在行业普遍抢占市场的时候,蓝月亮若要加速向三线及其他城市的下沉,势必为了市场份额降低价格,但这样一来,公司的产品毛利率水平就难以保障,甚至可能出现亏损的情况。
业绩预警消息出来后,有机构立刻下调公司评级,大和资本表示蓝月亮表现跑输大盘,目标价由17.40港元下调至7.00港元。
美银证券预期,蓝月亮上半年线下渠道表现疲弱,销售或将出现倒退。该行指出,在新任管理层带领下,蓝月亮正改革线下分销渠道,预期可能影响短期复苏势头,将2021至2022年税后净利润预测下调16%及14%,并下调公司目标价。
进军高端市场遇挫
刚登陆港交所时,蓝月亮一度风光无限。
去年12月16日,蓝月亮上市首日股价高开16.41%,市值逼近900亿港元。在一个月后的2021年1月13日,股价攀升到最高19.16港元每股,总市值触及1122.58亿港元。
然而,此后蓝月亮的股价步入了漫漫熊途。
这期间,蓝月亮发布了业绩增速放缓的2020年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约69.96亿港元,同比减少0.8%;净利润为13.09亿港元,同比增加约21.3%。
公司解释称,收入减少主要受新冠疫情影响。在防疫期间,由于需要保持社交距离,消费者减少了户外活动,从来减少了衣物清洁护理产品的购买频次。
在部分人士眼中,虽然蓝月亮的净利润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但难掩营收增速逐年下滑的事实。数据显示,2018-2020年蓝月亮营收增速分为为20.2%、4.2%、-0.8%,呈现出逐年放缓的趋势。
根据IPO资料,蓝月亮业务涵盖衣物清洁护理(洗衣液等)、个人清洁护理(洗手液等)及家居清洁护理(消毒液等)三大品类。其中,在洗衣液、洗手液领域,公司市场份额排在国内第一位。
截至到2020年末,公司衣物清洁护理产品销售收入为55.96亿港元,在总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接近80%;个人清洁、家居清洁分别实现8.4亿港元、5.6亿港元营收,分别占比12%和8%。
衣物清洁护理产品所包含的洗衣液产品,正是蓝月亮的收入支柱,公司的业绩好坏基本仰仗于洗衣液产品的销售情况。正如公司解释的那样:当疫情到来之后,消费者对衣物清洁的需求减少,直接影响了主营产品的收入。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蓝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