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越秀地产采用的是一种“地产+基金”的拿地方式,即与越秀集团旗下产业基金合作,在拿地时越秀地产以9.5%的权益、集团基金以90.5%的权益一起分摊资金,当项目开发销售回款后,越秀地产再根据情况回购项目股权。
最明显的好处,便是越秀地产可以在前期以较低成本拿地,减少资金压力,保持较低的负债水平。
有所不同的是,此次越秀地产收购的是商业项目,其前期所需要的建设、培育的资金和时间成本远超过一个普通的住宅项目。
于母公司越秀集团来说,在项目规划还未明晰且租户未清场的情况,将这一具有前景的项目进行回收、建设,等到时机恰当时再注入上市公司——这也就接近于一个孵化过程。
若梳理越秀地产近年来在商业项目上的足迹,其孵化的模式或已贯穿整个商业项目成长周期。
在过往,我们更多关注到越秀地产商业中后期的运营模式。
最典型的便是越秀地产与越秀房托基金的双平台互动,即“开运金”模式。投资拿地、前期策划、规划设计、项目建设的“开”阶段,及招商运营、物业管理的“运”阶段,几乎由越秀地产独立完成;待项目成熟且达到预定回报率后,由越秀房托负责的金融化,即“金”阶段,完成出表,建立商业项目与金融相衔接的链条。
现时,整个越秀房产基金持有八项物业,其中就包括2012年越秀地产注入的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该年越秀房托在管物业规模和估值直接跃升至200亿阶梯,实现跨越式成长。
然而由于注入基金平台对于项目收益情况要求高,因此目前仍有部分商业项目放在越秀地产平台中,由旗下负责商业的越秀商投进行开发运营。
但在自持“沉重”的商办物业发展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对上市平台带来一些资金压力。
因此近两年也可看到,越秀地产正在寻找其他的地产金融化工具,以应对以越秀地产为代表的开发端,到以越秀房托为代表的退出端之间的过渡。
正如2020年9月,越秀旗下位于广州荔湾的商业项目悦汇城正式开业,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为广州西部最大、广州第二大的单体购物中心。
该项目前身为财富天地广场,原本定位为“国际鞋业主题商城”。2007年,越秀地产以17亿元的价格拿下项目地块,后来打造成囊括商贸城、写字楼及财富公馆三大物业的商业项目。
但因运营关系,于2018年12月该项目从越秀地产平台剥离,一支PE基金接手其77.79%股权连同相关债务,考虑要立即偿付的债款总交易价格估计为26.98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该基金由越秀产业基金组建,称为“一号基金”,总规模50亿元,其中广州国资产业基金出资43亿元,越秀地产通过子公司出资7亿元。
此类基金以增值型为主要策略,主要投资标的为于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有潜力的商业物业。基金主要参与商业物业项目孵化环节,采用基金化运作模式,联合资产管理团队,共同对商业物业进行升级改造及业态调整,以提升租金及资产价值。
最后,待项目成熟后,将资产注入香港REITs或C-REITs,实现项目退出与基金收益,形成物业开发—孵化—金融退出的商业链条模式。
据悉,该类基金并不如REITs一般严格要求收益率,更追求的是项目成熟出售时,资产增值带来的收益。
这也就成为了越秀地产化解商业项目发展期资金需求的途径之一。无独有偶,其2019年9月挂牌旗下佛山星汇云锦商业项目,也最终交由了该一号基金承接。
而如今,通过一纸资产注入公告,可以窥见越秀地产早已将这种孵化模式再次前置——在尚未达到招商运营阶段前独立于体系外,待到即将完工投入运营时再注入上市公司。
不过值得一提的时,这种模式虽然能够很好的平衡资金与负债,但在一定程度上或许也牺牲了一些资产增值上的收益。
来源:观点地产网 林心林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越秀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