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软包动力电池第一股”孚能科技收盘跌幅4.54%,近四个交易日内累跌15%。半年时间内,孚能科技波折不断:业绩暴雷、大客户换血、先后两次陷入召回风波、行业竞争加剧……内忧外患之下孚能科技成了二级市场的“弃子”,2021年上半年,锂电池板块涨幅高达50%,而孚能科技却跌超29%。
“软包动力电池第一股”孚能科技再陷汽车召回风波。7月19日,孚能科技开盘大跌6%后大幅震荡。当日收盘,孚能科技报34.10元/股,跌幅4.54%。昨日,孚能科技发布公告称,决定召回16216辆长城欧拉IQ电动汽车。一时激起千层浪,今年三月份才刚陷入过北汽蓝谷电池隐患的孚能科技,再度被卷入。
早在7月3日,就有网友爆料称,近期山西太原接连发生了几起长城欧拉iQ汽车充电时的自燃事件。而当地目前已有部分充电站将欧拉列入黑名单,禁止欧拉车型充电或要求充电时车主不能离开车辆。根据现有的信息来看,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了孚能科技供货的欧拉IQ上。
不过,长城汽车召回确有其事,但孚能科技解释称,欧拉IQ汽车的动力电池热实控隐患与公司所生的软包动力产电池无关,并表示自己只供应了模组。然而孚能科技汽车召回风波刚作罢,减持风波却再度乍起。孚能科技公告表示,股东深圳安晏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减持数量不超过428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4%。按7月16日收盘价35.72元/股来计算,深圳安晏套现金额超15亿元。
2021年上半年,锂电池板块230家概念股普涨,板块半年涨幅高达50%,而孚能科技半年跌超29%。曾经的“软包动力电池第一股”怎么了?
1
半年身陷两起召回事件
7月,有关长城汽车欧拉系列车款自燃的新闻流传开来。随后,部分地区充电站调整政策,暂停对欧拉系列车款提供充电服务。
7月16日,长城汽车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欧拉IQ汽车的相关公告,决定自7月16日起,召回2018年7月7日至2019年10月30日期间生产的长城欧拉IQ电动汽车,共计16216辆。
上述车型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正是孚能科技。继今年3月身陷北汽蓝谷产品召回事件后,孚能科技再次被卷入召回风波。
当天,新能源汽车相关板块尾盘跳水,负面情绪弥漫。社交平台上,有投资者发问:“孚能科技会不会拉崩整个锂电池板块?”
面对外界汹涌的质疑,7月18日晚间孚能科技发文撇清关系,表示“公司仅供应召回车辆所搭载的模组。
“召回的原因主要系召回车辆搭载的BMS软件控制策略与动力电池存在匹配差异,长期连续频繁快充后导致电池性能下降,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孚能科技称,上述问题BMS非其产品及供应,因此不会影响全年营收业绩。
自新能源汽车开始推广,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就始终牵动着消费者的神经。无论是小鹏、长城等车款自燃还是特斯拉的刹车故障“罗生门”,最终指向的核心议题均是安全。
在这方面,孚能科技有过“前科”。
3月23日下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公布召回信息,北汽新能源汽车常州有限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汽(广州)汽车有限公司拟召回31963辆电动车,涉及2016年11月1日至2018年12月21日生产的EX360和EU400纯电动汽车。
公告中,北汽蓝谷方面表示,召回原因是搭载电池存在起火隐患。问题直指而两款车型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孚能科技。
如此大规模的召回旋即引起监管注意,上交所适时发函,要求孚能科技方面详细阐述问题所在,以及其他业务安全性。
一周后,孚能科技在公告中坦言电池存在缺陷,“该两款车型的部分车辆动力电池系统的一致性差异,在高温环境下长期连续频繁快充,可能导致个别单体电芯性能劣化,极端情况下引发偶发失效,引起动力电池起火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同时,孚能科技还在公告中表示,作为北汽新能源的电池供应商,将在这起召回事件中“负全责”,预计承担召回费用在人民币3000万~5000万元之间。
一家主营动力电池的企业,主动坦言自己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受此影响,3月下旬孚能科技股价下行,两周累计下跌近20%。
然而,与孚能科技相比,“躺枪”的北汽蓝谷显然“受伤更深。”
2
前五大客户贡献7成营收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20.6万辆,同比增长201.5%。
又是一季增长时,行业欢庆之际,昔日的业内龙头北汽蓝谷再次缺席了。
年度产销数据显示,2020年北汽新能源销量下降82.79%,这部分销量下滑尚且还可以归因于疫情。到了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的产销量再次下探则直指其产品力下滑以及生产计划的转变。
北汽蓝谷最新披露的产销快报显示,2021年6月,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累计产量仅有318辆,半年累计产量仅2157辆,同比减少74.48%。销量方面,北汽蓝谷当月销量仅为1585辆,同比减少47%;半年累销6959辆,同比减少52.66%。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孚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