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董明珠在6月30日的股东大会上表示,涨薪留人效果并不理想,今后格力将重点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来留住人才。但问题来了,格力给出的这份持股方案,对普通员工的吸引力是否足够大?
方案显示,11992名员工将认购7468.58万股格力电器股份,占据这份持股计划的68.92%。以此粗略计算,这些员工人均认购6228股,人均出资17.24万元,约抵一年半的格力人均工资。
但为了实现人均17.24元的持股,认购员工需要付出的条件之一是在格力工作到退休。有业内人士在跟《华夏时报》记者交流时认为,退休这个条件或许会让许多年轻员工对这个持股方案望而却步,他认为格力还是应该在薪酬上更有竞争力。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年轻员工或许也并不是格力想激励的主要范围。6月26日的路演活动中,格力方面还表示,公司对工作10年以上、20年以上的老员工和技术工人都进行了筛选,尽可能覆盖更多核心员工。
强调分红平争议
格力在尽力推动自己的首个员工持股计划顺利通过。
不仅董明珠和格力董秘邓晓博在6月26日面向200余名投资者进行了路演。近日,申万宏源、华泰、安信等多家券商都先后发布了对格力电器投资评级为买入或增持的研报。
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谈及大股东高瓴时表示,高瓴资本最大的(支持)就是相信我们,高瓴非常尊重我们的团队,我们唯一的尊重就是把企业搞好,“不仅仅是高瓴,我认为要向所有股民负责任,给股民分红”。目前持股15%的高瓴尚未进入格力电器董事会。
需要提及的是,虽然持股方案此前引发巨大争议,但董明珠却不复2016年投资银隆遇阻时对待中小股东的强硬态度。她对股东大会现场的投资者表示,要长期持有格力股票,她会尽最大的可能给大家实现分红的保障。当天,在审议员工持股方案时,中小股东的同意票仅占出席会议中小股东所持股份的68.7%。
在董明珠连续提到分红问题背后,格力近年来的股价走势难让投资者兴奋。2020年1月9日,格力电器股价曾在盘中突破70元,但随后格力用了近一年时间才在2020年末重新接近70元大关。6月30日,格力电器股价收于52.1元,上涨1.82%。但相较格力电器1月初出现的66.78元这个今年股价高点,缩水约22%。
在这背后,伴随着疫情对线下零售的冲击以及房地产市场的萧条,格力过去依靠空调主业大而强的估值增长逻辑不再被资本市场认可。事实上,在疫情之前,格力电器就已经陷入营收和利润增长缓慢的境地。数据显示,格力电器2017-2019年的归属净利润分别同比上涨45%、17%和下降5.84%。而在2020年,多元化业务尚未形成较大规模的格力,在白电三巨头中最不抗跌,归属净利润下降10.21%。
但董明珠在6月30日的股东大会上表示,去年格力几百亿的库存得以清理,前期理顺渠道、物流、安装等通道,后续会给发展提供更为顺畅的条件。她还提到,在渠道改革方面,通过销售公司发到经销商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销售公司会逐步转变职能,起到维护市场和统筹调配的作用。”
线下经销商团队曾是格力打天下的重要助力。今年一季报中,代表核心经销商持股的京海互联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仍以8.2%的持股比例位列格力电器第三大股东。如何平衡好昔日兄弟的利益,又如何在地产萎靡、空调遇冷的行业走势下,让资本市场认可格力的估值增长逻辑,都是摆在董明珠面前的问题。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