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无论是石端正还是小程序或月刊,都为永璞带来了品牌内核的升级——对于消费者而言,永璞不仅仅是咖啡,也是一个有趣的生活方式品牌。
从表面看来,新品牌们拓宽产品线,突破原有产品的天花板,是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但更深层的原因其实是以文化为基础,围绕目标消费人群打造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打造一种生活方式,难吗?
如果说坚持贯彻产品理念就可以打造出一种生活方式,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并不难。事实上,很多新品牌都在产品理念及消费体验上下了很大功夫。
例如,内衣品牌“内外”重新梳理了消费者需求,推出了基础款舒适型内衣,引导消费者重新思考内衣与自己身体的关系;潮玩合集品牌X11,构建出可以让消费者进行探索和体验的独特空间……
这种在产品本身和购物体验上不断贯彻、传达、强化品牌理念的新锐品牌,都可以被称为生活方式品牌,而他们所宣扬的理念也都是生活方式的一种。
然而,想要打造持久的生活方式品牌,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在侯静雯看来,好的生活方式品牌需要具备四个要素:
第一是连接。品牌需要连接消费者所处的文化,进而连接人。这需要品牌观察文化对受众群体的影响,并进一步理解消费者的行为。
第二是转化,即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提炼进而设计产品反向打造供应链。在MUJI成立20周年时,业绩出现严重下滑,第三任社长松井忠三临危受命,其提出的改革举措中就包括听取消费者意见,打造消费者驱动型的产品开发模式。
宜家也关注到了中国游戏用户规模的增长,发现玩家群体的生活状态没有被很好地关注和满足。
于是宜家与ROG玩家国度,共同研发了一系列电竞家居产品系列,帮助玩家在家中创造舒适、有序、富有个性及游戏氛围的空间。新品上市后获得了很多积极的反馈。
第三是破圈,即打破品牌自身的品类边界。比如此前KFC与阴阳师进行了深度联名合作,包括买套餐附送游戏礼包、买甜品送限量闪卡、组队在KFC门店打BOSS可以获得特殊奖励、在主题门店举办线下活动,等等。
此外,KFC还办了多届三人篮球赛,在KMUSIC平台提供原创音乐免费下载等,这些措施既是对文化的连接,也是KFC对自身界限的打破——通过一系列活动,KFC将自身定位成了一个青年文化平台。
第四是可持续性,品牌需要长期与消费者保持联系,因此需要不断重复连接、破圈、转化这三个动作。
有了上述方法论,对于奈雪等新消费品牌而言,还需要解决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作为生活方式品牌,自己的品牌价值内核究竟是什么?
侯静雯对新零售商业评论解释道:品牌的价值核心相当于地基,当品牌想要迅速扩张时,品牌内核不仅决定了公司的组织架构,还能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认同品牌使命,进而形成凝聚力;同时品牌内核也决定了产品将被如何研发、生产出来,并进一步透过产品连接消费者,未来的创新和扩展也是从地基核心自然生长出去的。
虽然,打造生活方式品牌有着诸多好处,但仍存在不小的风险。亚历山大·切尔内夫教授提出,当生活方式品牌的数量增加时,每种生活方式品牌和自我的相关性会减弱,即品牌在自我表达中的重要性会下降。
另一方面,对于想要打造生活方式品牌的企业而言,扩宽产品品类也意味着将面临更为激烈的跨品类竞争。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新零售商业评论看来,对于奈雪这些新消费品牌而言,耐心或许更为关键——毕竟,消费者的心理与需求需要潜心研究,高品质的产品需要仔细研发制造,独特的消费体验需要在各种细节中呈现,而品牌的核心价值也需要时间慢慢雕琢、沉淀……
参考资料:
1.《回首看宜家,渠道、产品、供应链三位一体构筑竞争优势》,华创证券
2.《复盘无印良品发展之路,以观九木杂货社强劲扩张》,华创证券
3.《生活方式是品牌宿命么》,VOGUE时尚网
4.《凯洛格商学院Chernev教授:打造生活方式品牌》,智库商学院
来源:新零售商业评论 王梓旭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奈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