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也在公告中坦诚,“仍有可能因为上游供应商未能完全按照有关法规及公司的要求进行生产,质量控制制度和标准未得到严格执行、生产和检测流程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虽然三只松鼠近年尝试和第三方共建工厂,通过联盟工厂、投资参股等方式加强对上游供应链的管控能力,但始终未能脱离“代工模式”。
针对外界对“代工模式”的质疑,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曾出面强调,“很多企业比如7-11都是采取代工模式,但在中国,一讲代工就有问题,不应该是这样的。”同时也表示,很多工厂本身还并没有三只松鼠管理的更好。
因此在起步之初,章燎原就定下了“贴牌+代加工”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将主要精力集中在IP运营方面。
有评论称,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表明,三只松鼠显然并没能管理好供应商,这为迷信轻资产经营的章燎原敲响了警钟。
面临“增收不增利”
依靠“代工模式”和电商渠道的飞速扩张,短短数年间,三只松鼠从一家网店做到了休闲零食行业首个营收破百亿的龙头企业,但近年来公司却展露出发展疲态、后劲不足的迹象。
2021年3月27日,三只松鼠披露的年报显示,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7.9亿,同比下降3.7%;实现归母净利润3亿,同比增长26.2%;公司毛利率为23.9%,同比降低3.9个百分点。
关于2020年营收下滑,三只松鼠解释称,过去一年线上流量进一步去中心化,作为核心品类的坚果产品引流效果开始减弱。在此背景下,公司积极调整产品销售结构,并进行合理价格管控,提升坚果品类盈利能力,导致其销售占比出现一定下滑。
除了营收下降之外,三只松鼠的销售毛利率更是持续下滑,从2016年的高点30.2%,一路下跌至2020年的23.9%。
至于去年毛利率为何同比下滑?公司表示当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根据准则要求,与合同履约相关的运输费及包装费由原销售费用科目调整至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导致报告期内毛利率同比下降。
和同行公司横向对比来看,三只松鼠近百亿的营收规模虽然位居第一,但毛利率却垫底。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0年A股7家休闲零食企业的销售毛利率指标方面,三只松鼠的23.9%毛利率远远落后于盐津铺子、来伊份、甘源食品等40%-50%区间的毛利率,以及洽洽食品、良品铺子30%-40%区间范围的毛利率。
有食品行业分析师称,互联网红利的消失和产品同质化带来的激烈竞争,让过度依赖线上渠道的三只松鼠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逐渐恶化,进而吞噬毛利率水平。数据显示,2014年-2020年,三只松鼠销售费用从2.34亿元增长至17.12亿元,增长超7倍。
毛利率持续下滑,导致三只松鼠多年“增收难增利”。
2016年到2020年的五年间,三只松鼠的营业收入从44.23亿元增至97.94亿元,实现翻倍增长;同期归母净利润仅从2.37亿元增至3.01亿元,增长有限。
可以看出,在三只松鼠营收翻倍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并不高。
与侧重线下渠道建设的良品铺子相比,2020年良品铺子营收78.94亿元,比三只松鼠少近20亿元,但其净利润达3.44亿元,比三只松鼠还多出4000万。
或许意识到线上渠道红利退去,流量成本走高以致获客难度加大,2020年三只松鼠开始发力线下渠道建设,布局了不少线下门店,但这部分的营收也只占到总营收的10%左右。
有观察人士表示,线下渠道开拓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如何在维持线上规模的同时,还能加大对线下门店的投入,是三只松鼠面临的食品安全之外的另一重考验。
来源:雷达财经 李亦辉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三只松鼠 |